【摘 要】
: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avefront-guided LASIK)治疗近视(或合并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主要从视觉质量方面对这一治疗方式做一综合和客观评价,并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avefront-guided LASIK)治疗近视(或合并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主要从视觉质量方面对这一治疗方式做一综合和客观评价,并探讨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波前引导LASIK94眼,术后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裸眼视力达1.0或以上者,MesotestⅡb对比敏感度仪行中间视觉状态下对比敏感度客观检查,CGT-1000对比度检查仪进行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检查,VISX wavescan行波前像差检查,比较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并分析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关系。选取近视(或合并近视散光)768例(眼)纳入统计分析病例,随访时间大于1月,等值球镜小于-10D,按激光切削模式及屈光度分组,对术后裸眼视力,术后1月、3月、6月、1年残留等效球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波前引导LASIK术后高阶像差与术前比较总高阶像差(HOARMS)、垂直慧差(Z7)、水平慧差(Z8)、球差(Z12)均增加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三叶草(Z6,Z9)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明环境对比敏感度与术前比较眩光环境下,各空间频率对比度均有升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眩光环境下,各空间频率对比度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中间环境对比敏感度各等级有、无眩光环境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各高阶像差分组,比较组间对比敏感度,总高阶像差、z7对明环境对比敏感度有影响,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前总高阶像差分组,手术前后高阶像差(除z9)及明环境对比敏感度差值(眩光环境下4.0°频段)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根据z7正负分组,明环境对比敏感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前z7分组,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z7、眩光环境0.7。频段对比敏感度差值组间差别统计学意义。对术后z7做术前影响因素分析,术后z7与术前球镜有关,术后z7=0.18-0.03术前球镜。波前组与标准组两组预测性(SE<0.5D, SE<1.0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一个月与三个月残留屈光度,三个月与一年残留屈光度各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768例1.0013,常规组0.9984,波前组1.0067;常规组与波前组比较,两组视力改变(术后视力改变定义为术后1mUCVA-术前BSCV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波前组优于常规组。对残留球镜、柱镜绝对值分别进行危险因素分析(spss15.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素:年龄、术式、术前CCT、k、眼轴长、术前眼压、OZ、术前球镜、术前柱镜、术后CCT:术后球镜=-1.355+0.034年龄-0.142术前球镜;术后柱镜=-3.489-0.238术前柱镜+0.007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结论:波前引导LASIK手术后高阶像差增加,术后明视觉状态眩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提高,无眩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中间视觉状态下对比敏感度恢复也较快,术后6个月已接近术前水平。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Z7是影响明视觉状态下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术前总高阶像差较高,相同高阶像差垂直慧差比例较小的病例更适合此手术方式,术后改善视觉质量(明视觉眩光环境下空间频率4.0。频段,0.7。频段)体现更明显,术前球镜度数越低术后垂直慧差越小。波前引导LASIK手术预测性,稳定性,有效性均较好,在预测性及有效性方面与标准手术相比更优,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稳定性;术后残留球镜危险因素:年龄、术前球镜,术后残留柱镜危险因素:术前柱镜、术前中央角膜厚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扩张,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人们对建筑的性能和设计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设计企业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结构,其性能也不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考虑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很多问题。这给建筑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达到建筑设计的美观和质量标准,设计师需要找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审美水平同样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其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建筑中蕴藏的艺术美感借鉴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传承与发展 在我们国家各项经济获得不同程度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传统元素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建筑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生态建设观理念应用其中,进一步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得到了协调性的发展,生态建筑观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人们居住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以生保护生态为原则,让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以及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化的建筑。在建筑设计当中应用生态建筑观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自然环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房屋建筑工程日益增多。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对于房屋建筑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房屋建筑设计的基础设计。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社会在时刻发生着变化,经济也在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尤其是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城市化加剧的条件下,各个城市都可以见到高
摘要: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的不断优化、进步。进入新时期后,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而居民也并非单纯关注最基本的建筑物性能,而是更多关注了建筑物具备的安全性及美观度。针对不同种类的房屋建筑,建筑设计模式也体现出差异性。具体在涉及到全方位的结构设计时,作为设计人员应当能够更多侧重于优化设计,同时也要密切结合整个建筑物所处的地形与其他特征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行业迎来时代发展浪潮,各项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对各类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指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建筑使用寿命、宜居性、便捷性等各项指标。而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模式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实际提升幅度有限,限制了整体行业的发展。针对于此,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程项目设计领域中的整合及应用情况开展以下分析,多方向、多角度共同
摘要:自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以来,各省各地方相继出台相关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文件。装配式建筑运用前景相当乐观。但目前装配式的施工质量和居住安全性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论文针对支撑体系施工优化,叠合板拼缝施工技术研究、现浇预制交接部位防水研究确保了装配式施工质量,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支撑体系施工;叠合板拼缝施工;现浇预制交接部位防水施工 1 工程概况 三江·岚隽项目,位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高层建筑及地下铁路等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土建基础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深基坑也越来越多,面对地质水文情况的多样性、基坑周边建筑管线情况的复杂性,正确选择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准确把握设计参数、对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都对深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深基坑的支护与开挖施工过程中,针对每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对于那些关键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