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密集烤房主要是采用开式排湿方式,因排湿气流中携带有大量的烟叶香气成分以及多种有益于提高烟叶烘烤品质的气体成分直接从排湿口排出,从而导致烟叶烘烤质量降低。此外,开式排湿还导致大量排湿气流余热的损失,同时排湿气流排向外界环境,对环境也造成污染。以此为背景,为探究提质增效、高效节能的烘烤设备及其除湿性能,本文建立一种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方法,分析热泵除湿技术应用于密集烤房排湿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也为传统密集烤房的改造升级提供可选方案和试验依据。本文结合现行密集烤房结构形式及烟叶烘烤基础,比较现有几种除湿方法的优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泵除湿技术更适用于密集烤房排湿回收利用。并对热泵除湿干燥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形式。该系统即能保留排湿气流中的致香物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除湿后的气流温度高于开式排湿进风空气温度,起到了余热回收利用的作用;根据初选热泵除湿设备的相关参数,利用Gambit建立物理模型,FLUENT进行数值模拟,Origin对模拟云图进行数据后处理,模拟计算出热泵除湿系统各工况下除湿量以及蒸发器进出口相关参数,并分析蒸发器内流动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最大模拟除湿量为26.32kg/h,能够满足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对除湿量的要求,系统除湿性能良好;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并对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系统的换热效率和析湿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准稳态工况下试验除湿量与模拟工况下模拟除湿量整体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均小于10%),且准稳态工况下最大试验除湿量达到了26.56kg/h。显热效率、潜热效率最大值分别为79.14%、45.54%,析湿系数约为2.06~2.31,系统整体换热性能良好。通过对比分析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型密集烤房和生物质型密集烤房的烘烤效果,并对热泵除湿系统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进行计算,评价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型密集烤房在烘烤成本、能耗、烤后干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评吸结果、等级结构等方面均优于生物质型密集烤房,并且动态投资回收期仅为4.3年,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似海底反射(BSR)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利用BSR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效率,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厚度和饱和度的改进的
研究背景:膀胱癌发病率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首位,系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病变。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其中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第七位,女性发病率排在第十位以后。膀胱癌具有多中心
三七种植对土壤水分要求苛刻,不合理的灌溉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造成三七品质及产量下降等问题。调亏灌溉具有调节作物土壤水分环境和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本研究以两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根据三七不同生育期特点进行田间调亏灌溉试验,分别在三七的营养生长期设置4个调亏灌溉水平:常规灌溉CK;T1、T4T5(50%θ_f60%θ_f);T2、T6T7(40%θ_f50%θ_f);T3、T8T9(30%θ_f40%θ_
本文利用固体和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高分子-陶瓷固体电解质界面的结构及界面高分子运动性和温敏-光敏超支化聚合物的温敏及光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结合SEM、
德国AERZEN-亚洲艾珍-中国艾岑GM记者:请Heller先生简单介绍一下,AERZEN从德国到亚洲,从新加坡到上海,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艾岑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过程。
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并且最具活力,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加国家财政收
全自动试管贴标机现已广泛应用于医院试管贴标中,但目前试管贴标机的输送装置仍存在欠缺,现阶段贴标机中控制输送装置运行的步进电机以恒定细分运转使得在贴标过程中易造成定位不精确,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噪声。针对此情况,本论文对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先前的步进电机仅能通过整步方式或者半步方式驱动其运行,且其供电方式需要专门的脉冲驱动电源。此驱动方式使步进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噪声,造成控制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将科技应用于医疗中,对人们的健康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手术视频作为医疗中重要的教学、
目的:急性大强度运动是一种剧烈运动,会对运动负荷产生氧化应激。本研究以健康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急性大强度运动后不同时间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