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极大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近年来,许多临床报道证实了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切疗效,为了进一步发扬传统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该病的优势,因此展开运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该病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目的 本课题采取简单随机对照分组的设计方案,通过观察传统针刺补泻手法中的热补凉泻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运用热补凉泻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科学的评价,为热补凉泻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基础,同时也为热补凉泻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 方法 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和先烈东门诊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热补凉泻针法治疗为主,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为主,两组同时配合一定的调护措施(卧床休息和腰背肌功能锻炼)。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表、JOA评分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客观的评价,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疼痛、躯体障碍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并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治疗前后JOA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2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未愈13例,总有效率73.5%。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热补凉泻针法和普通针刺平补平泻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热补凉泻针法和普通针刺平补平泻法均可使JOA评分表积分明显上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接受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采用热补凉泻针法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普通针刺平补平泻法。 5.针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