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及其审美样式考辨

来源 :西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文化大开放大包容的背景下,唐王朝与西域之间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之间交融、影响,尤其是在盛唐时期,为唐朝艺术文化添上了缤纷多彩的一笔。“唐三彩”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诞生。唐朝铅釉陶器的集合被称为“唐三彩”,大部分发现于唐朝的墓葬中,且盛唐时期的艺术水平最高。“唐三彩”呈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蕴含了当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信息,每一尊陶俑都像是唐文化的缩影。在种类繁多的唐三彩工艺品中,以盛唐时期唐三彩胡乐舞俑最为独特,它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异域风情,这些胡乐舞俑的样式不仅仅透露着唐代胡乐舞编制特点,更是唐代与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考证。因此笔者尝试透过盛唐时期唐三彩胡乐舞俑来分析胡人乐舞的编排,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这种编排是否存在于唐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由于唐三彩胡乐舞俑数量有限,笔者将通过与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胡乐舞编排相对比,力求深入、全面的研究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样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等;第一部分阐述了唐三彩胡乐舞研究的相关背景,包括对唐三彩的定义,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盛唐胡乐舞形式;第二部分是对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分析研究,通过乐器、乐人的分析,再与敦煌壁画中乐队编制对比,从中了解盛唐时期乐舞编制形式特点;第三部分针对唐三彩中胡乐舞编制特点,分析当时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样式,并试图从符号学的视角浅析唐代人对胡乐舞的审美;第四部分为结论,在盛唐社会背景下,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汇融为唐三彩胡乐舞创作奠定了基础,总结唐三彩胡乐舞编制特点,透视唐代胡乐舞乐器编制和乐舞编制,以有助于学界对唐乐舞复原工作提供参考视角。
其他文献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力量,是扎根农村、守护村民健康的“白衣天使”。新医改后特别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乡村医生作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神经末梢”,在生活中与农村居民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在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着最基础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一个长久的思考。
<正>近年来,四川省在大力推进清权减权、规范审批行为的同时,以"一支队伍管执法"为切入口,以创新监管方式为着力点,以落实监管责任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建立高效、规范、透明的
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质内模式识别受体cGAS(cyclic GMP-AMP synthase)识别病毒DNA后活化,催化ATP和GTP合成cGAMP(cyclic dinucleotide cGMP-AMP),后者作为胞内第二信
对我国传统肉制品的种类、优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只有在保留传统肉制品其原有特色的前提下突破我国传统肉制品在加工工艺、加工设备、风味稳定性研
行为名词(verbal nouns)在英语中一般表示抽象的行为概念,因此在比较抽象的文章中使用很多,长句难句正式书面语中常用行为名词,行为名词的使用不会导致动词冲突。正确理解行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填充膏的特性及其对光缆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国内外部分主要填充膏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我国的差距,讨论了几个关键技术指标,论述了制订贯彻填充膏
高中化学教学中知识技能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教育渗透同样不容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获得德育教育,让他们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
分析归纳了各种含砷饮用水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混凝沉淀法在处理饮用水中砷的研究进展,对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五种其他饮用水除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各种除砷技术的优
准确检测粮粒内部早期虫害侵蚀,可提前判断储粮受侵染状况,对及时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基于Micro-CT系统的麦粒内部早期侵染无损检测的方法。试验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