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提出,专利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竞争焦点。目前,我国新三板中的企业比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企业数量更多、规模更小、竞争力更弱,存活周期较短,而对于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处于竞争弱势的群体,专利能否真正为其发展提供助力,不同的专利类型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否有区别,不同行业中专利发挥的作用是否也不一样呢?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就新三板企业专利拥有状况与企业效益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选择新三板中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典型行业进行具体分析。在选择分析指标时,本文借鉴前人经验,并收集年报中所有与企业效益相关的指标,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与专利相关性最强的指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和研发投入。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初始样本中选择5个样本行业各100家,共计500家有效样本企业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专利对企业效益具有促进作用;不同行业中,专利对企业效益的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不同的专利类型与企业效益相关性也不相同,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对主营业务收入有正相关的结论较为一致,且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效益基本不具有相关性,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专利对企业效益的滞后作用在不同行业也有所不同,5个样本行业中有4个行业具有一年或两年的滞后期。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对新三板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状况的关注,在样本行业的选择中考虑了急需转型的传统行业和战略型新兴行业,并对每个行业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具体结论和建议。此外,分析指标不是靠主观判断,而是经过合理的相关性分析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