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是癌症化疗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而纳米药物载体以其可生物降解、低毒副作用等特点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特别是,纳米囊泡表面易于修饰不同的功能基团,从而使其具有可智能化的特点,进一步实现药物在癌细胞内的可控高效释放,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拟制备含二茂铁甲酸的柱芳烃衍生物主体分子和含吡啶基的糖衍生物客体分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作用形成具有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双亲性分子,进一步在水溶液中利用亲疏水作用制得具有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阳离子囊泡,从而构建靶向-多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药物载体。具体如下:(a) 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双亲性分子的合成:以大环分子柱芳烃为基础,通过点击反应将具有pH响应性的二茂铁甲酸基团修饰在柱芳烃两端,利用FeCl3将柱芳烃上二茂铁氧化为氧化态二茂铁使其具有GSH响应性,得到GSH-pH双响应的柱芳烃主体分子,进一步将其与制得的含吡啶基半乳糖衍生物客体分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作用构建具有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双亲性分子。(b) 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阳离子囊泡的制备与研究:运用制备的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双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结合亲疏水作用制得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超分子囊泡,利用癌细胞表面半乳糖类凝集素含量高,通过糖与蛋白相互作用,实现靶向选择性的目的,并通过GSH-pH双调控达到高效释放药物的目的。本研究首次合成了具有GSH-pH双响应的糖靶向双亲性分子,并成功用于构建靶向-多刺激响应性的超分子囊泡;初步利用体外模拟释放试验验证了该囊泡可在GSH-pH双调控下高效释放抗癌药物,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荧光强度验证了该囊泡的糖靶向选择性,为构建靶向-多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对癌症化疗中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