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应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血清内皮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ereatitis,AP)模型不同阶段应用丹参注射液对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活性变化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于不同急性胰腺炎防治作用的机理。材料与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方法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丹参组于不同时间注射丹参注射液(尾静脉注射),丹参组分为丹参1组、丹参2组、丹参3组。其中丹参1组是在造模前30分钟前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丹参2组是在造模完成同时采用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丹参3组是在造模后30分钟后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造模完成后2小时,采取腹腔麻醉,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ET-1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评估不同阶段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结果:测定结果采用各组比较,丹参治疗组血清淀粉酶与血清内皮素-1含量均小于模型组。其中丹参治疗组血清内皮素-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降低AP大鼠血清ET-1及血清淀粉酶的含量,改善胰腺微循环,降低胰腺的坏死程度,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证明丹参注射液的早期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近年来,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具有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许多独特的性能,使其在生物医药、催化剂、新兴材料等诸多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
介绍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老年慢性泄泻病的经验,从病机的认识,组方用药特点以及调护等方面介绍其临床经验。
触摸屏增长迅速,正在激起激烈的竞争、推动着技术发展,以及引起OEM的兴趣。
<正>在200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后,2012年2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又获得了"全国模范法院"的殊荣。该院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
城市配电网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客户的数量不断增加,用电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多,日常生产、生活与电力应用的关系不断密切,对于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不
该实验摸索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纤毛虫表膜下三维结构的新方法:用适当浓度的KMnO4作为固定剂,固定虫体细胞表膜,调整固定液的渗透压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胀破、细胞质溶出,表膜
<正>在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中,成本通常能占到企业总成本支出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多。因此,对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核算与控制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国有大型装备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原理探讨新形势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思路,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广西柳城县为例,通过对基本区划单元的耦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