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交易本质上是中性经济范畴,优缺点并存,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关联交易现状来看,其消极影响更加明显。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研究。目前对关联交易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发生金额和发生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关联交易历年变化趋势及其新特点,但对关联交易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从典型的关联交易类型——购销交易入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关联交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发现原本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等多项积极作用的关联交易,是如何被上市公司变成其操纵利润、损害股东利益的手段,从而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监管非公允关联交易提出建议。 本文选取关联销售的典型“春兰股份”、关联采购的典型“武钢股份”以及关联交易风险已经得到验证的典型“济南轻骑”三个案例,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主营业务方面的经常性非公允关联交易会引发业绩风险;第二,过度剥离与模拟报表催生了非公允关联交易风险;第三,许多公司的业绩会随着关联交易比例的下降而滑坡。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规范关联交易的指导思想应是尽可能的防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的发生,而不能实施完全禁止的措施。并且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关证券法规的健全和加强对公司外部机构的监管来避免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