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x3、Pax7(Paired box)及其下游 MRFs(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 family)是调控肌纤维发育最主要的生肌因子。前人关于猪生后生肌因子的表达规律多集中于某一生长阶段或某一日龄点品种间的比较,从新生至育肥全程品种发育差异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营养水平能诱导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转化,但是否会影响生肌因子的表达,相关报道也较少。因此,本论文开展了两个试验,在初步弄清猪从新生至育肥不同类型肌肉中生肌因子与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表达规律及品种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肌因子表达规律的影响,为揭示肌纤维发育的机制和通过营养调控改善肉质积累数据资料。试验一品种对猪肌肉Pax3、Pax7、MRFs和MyHC表达规律的影响试验以大白猪和成华猪背最长肌(LD)、比目鱼肌(SOL)和趾长伸肌(EDL)为研究对象,选取出生三日内的五窝仔猪,分别于出生后0、7、14和21d从每窝中随机选择一头体重接近总体均重的仔猪屠宰;同时,在21d断奶时,从每个品种分别选取30头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两个品种猪性别比例一致,分别饲喂满足品种营养需要的饲粮,于63、105、185和220d随机从每个重复中选择一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屠宰。结果发现:1)品种间生肌因子和肌纤维的发育性表达规律较为一致:随日龄增加生肌因子和MyHC-Ⅰ和Ⅱa表达量总体下调,MyHC-Ⅱx和Ⅱb总体上调,在快速生长阶段,尤其是105d时背最长肌中生肌因子和肌纤维表达量均县显著上调(P<0.05)。2)生肌因子表达量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具有品种差异性。大白猪肌肉中 Pax3 和 Myf5 与 MyHC-Ⅱa 和 Ⅱx相关(r>0.48,P<0.05)、与MyHC-Ⅱb负相关(r>0.48,P<0.05),Pax7 与 MyHC-Ⅱx 和 Ⅱb 均正相关(r>0.3,P<0.05)而MyoD与MyHC-Ⅰ负相关(r =-0.2,P<0.05);成华猪肌肉中生肌因子与MyHC-Ⅰ、Ⅱa 和 Ⅱx正相关(r>0.19,P<0.05),而与MyHC-Ⅱb 负相关(r>-0.19,P<0.05)。在105~220d阶段大白猪背最长肌Pax3、Pax7、Myf5、Mrf4以及MyHC-Ⅰ和Ⅱa表达量低于成华猪(P<0.05),MyHC-Ⅱx和Ⅱb表达量高于成华猪(P<0.05),且肉质较成华猪差。上述结果表明,生肌因子表达量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相关性的品种差异导致猪背最长肌中肌纤维类型的品种差异,进而导致肉质差异。试验二饲粮营养水平对猪背最长肌中Pax3、Pax7和MRFs表达规律的影响选取60头21d断奶大白猪(6.15 ±0.03 kg)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处理间性别比例一致,分别饲喂NRC(2012)推荐营养水平饲粮和低营养水平饲粮(全期平均降低消化能:0.13 Mcal/kg,粗蛋白:1.48%,赖氨酸:0.35%),于63、105和220d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结果发现:1)降低饲粮营养水平对大白猪生产性能和胭体性状无负面影响,但显著降低220d肌肉剪切力(P<0.001)。2)降低饲粮营养水平对63d大白猪肌纤维类型和生肌因子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105d背最长肌Pax3、MyoG、Mrf4及MyHC-Ⅱa的表达量(P<0.05),有降低Ⅱ表达量的趋势(P = 0.08);显著增加220d背最长肌Pax3、Myf5、Mrf4及MyHC-Ⅰ和Ⅱ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Ⅱb的表达量(P<0.05)。对试验各阶段MyHC-Ⅱx、Pax7和MyoD表达量并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饲粮营养水平可提高Pax3、Myf5、MyoG和Mrf4表达量,增加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氧化型肌纤维、降低酵解型肌纤维表达,从而提高肌肉嫩度,改善肉质。综上所述,猪品种间生肌因子表达量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相关性的差异导致背最长肌中肌纤维类型的品种差异,最终导致肉质差异。对于外种猪而言,适当降低饲粮营养水平通过上调与氧化型肌纤维有关的生肌因子表达量促进氧化型肌纤维生成,从而改善肉质,且保证了一定的生产性能。本研究结果更进一步印证了通过营养手段改善肉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