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明原因的肝炎——非甲非戊型肝炎在临床肝炎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发现,使未知肝炎的研究又向前迈了一步。但非甲非戊型肝炎中HGV感染的比例仅为10%,说明HGV不是未知肝炎的主要病因,还存在有其它的致病因子。1997年初,我们用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感染猕猴,结果有几只猴子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表明动物有感染,血清中有未知感染因子。1997年底日本发现了TTV,与我们的动物试验结果相吻合。为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率,我们从新疆、西藏、广西、山东等地区采集血样,根据日本发表的TTV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部分地区的TTV进行了序列测定;同时,为了解TTV是否有肝脏致病性,我们对从郑州收集来的石蜡包埋肝病理组织进行PCR检测和原位杂交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二种TTV DNA模板提取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用二种方法对97份广西肝癌病人的血清TTV-DNA进行提取;用自行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5’和3’端非编码区(NCR)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以确认摸板提取方法、引物和PCR的可靠性。结果为,用玻璃粉法提取模板的PCR阳性率为16.5%(17/97),而STG法阳性率仅为4.1%(4/97)。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01)。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二者起始血清的量不同,玻璃粉法为150ul,而STG法仅为50ul。将STG法的血清量改为100ul后取得了稳定的结果。二种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当标本血清量很少时可用STG法提取摸板;而玻璃粉法提取核酸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筛查,因为其价格低廉、易于推广普及。将5’和3’NCR序列通过Internet利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网上序列分析软件BLAST与基因库(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对排,证实我们所测的为TTV序列,与日本株TTV序列的同源性为88%。同时,说明用STG法提取的TTV DNA、设计的引物和所用的PCR系统可以有效地用于检测TTV,为今后利用PCR研究TTV的致病性等提供了条件。 2 部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及序列变异的分析 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不同地区的170份血清进行了TTV-DNA检测。结果显示,TTV的平均感染率为30.6%,不同人群和肝病病人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