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敌畏、三唑酮的电化学分析及水中十一种农药的固相萃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药在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许多国家都严格限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通过立法制定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标准(MRLs),用以控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为了监控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和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国际上通用的比较成熟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为AOAC方法,该方法能检测325种左右的农药及其相关的化合物,其主要存在问题是方法太复杂,有毒溶剂消耗大,费时费力,不能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为此,本文主要用电化学手段和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利用敌敌畏(DDVP)可以催化过硼酸钠(SPB)氧化联苯胺反应的特性,建立测定DDVP的单扫描极谱分析方法,此方法的灵敏度高,其对应的线性范围是3.0μg/L~7.5mg/L(R2=0.9992),检测限为1.0μg/L。用于测定植物样品中DDVP的残留量,结果令人满意。另外,实验指出了DDVP的催化作用并研究了SPB-联苯胺氧化产物的电极还原机理。 用电化学方法结合HPLC和HPLC-MS研究了Cu2+对三唑酮的降解反应,实验发现,三唑酮能被Cu2+降解生成1-(1,2,4-三唑-1-羟基)-3,3-二甲基-2-丁酮(简称1羟基-唑酮,简写THDB)和对氟苯酚。在0.35mol/L(PH=8.2)的NH3-NH4Cl底液中,Cu2+与THDB形成有电化学活性的配位物[Cu(NH32THDB]2+,用单扫描极谱法可在峰电位Ep=-0.566V(vs.SCE)获得一灵敏的还原峰,该峰电流和三唑酮的浓度在4.0×10-7~1.92×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其检出下限为1.0×10-7mol/L。与直接利用三唑酮位于-1.326V还原峰进行分析三唑酮相比,灵敏度提高了近100倍。用此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三唑酮含量的新方法,将其用于三唑酮制剂和在水果中的残留检测,结果满意。与其它方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有机试剂用量少。另外,本文还对三唑酮的降解过程和体系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敌敌畏、三哇酮的电化学分析及水中十一种农药的固相萃取方法研究 用Supe 1 olean侧LC一18固相苹取小柱对自来水和长江水中痕量农药进行富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n种农药(灭多威、毗虫琳、吮虫清、三环哇、克百威、漆草酮、杭蚜威、芬去津、敌草隆、草除灵、苯喀草胺)在浓度为smg/L一10拼g/L范围时,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7以上,实际水样的添加回收率除了灭多威较低外,其余均大于80%,检测限为0.0118一0.0610拜g/L(s/N一3,富集因子:100),低于欧共体所要求的饮用水标准(单种农药浓度小于0.1拼g/L)。
其他文献
关税减让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必然结果,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世贸组织农业谈判的重要内容。对农产品关税进行减让,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了进口国的市场价格、生产
简介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结构和性能 ,并综述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在医药卫生领域、聚合物工业、食品饮料工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我国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生产和应用起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对人工湿地运行初期管理,工艺参数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植物生长优劣及杂草的存在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找出人工湿地植物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岁月的变迁,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大家在日益复杂的生活状态下承受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多,高科技的使用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
随着水声探测潜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带有声制导的水下武器的不断完善,对潜艇的声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潜艇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安静性和隐身性对提高潜艇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是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使人们主动寻找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正
随着智能设备广告逐渐进入智能设备App应用程序的广告阶段,智能设备App广告以其明显的广告效果,超长的时效性深得广告主的青睐。智能设备App广告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品
<正>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主动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我国社会管理发展和文明进步都将产生
入侵检测技术是对传统安全技术(如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能够对恶意或危害计算机资源的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可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及时发现、告警、记录,还可进行
当前,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多目标效益,已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一项国内外林业科学研究的热点。论文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