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平、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既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形势下,高校仅靠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据此,高校开展实践育人既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高校实践育人方面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管理不到位、评估制度不完善、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使大学生实践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运行、激励、保障、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本文在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其途径进行探讨。主要内容: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基本概述。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特点以及理论基础。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主要阐述了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现状。主要在实证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现状,指出我国实践育人取得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指导工作不断加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等成绩,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刻,组织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四、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途径。针对问题探索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实践育人功能的认识;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实践育人的有序进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实践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保障制度,确保实践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完善评价体系,保证实践育人的动态发展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