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同时出台若干相关法律以及配套政策,以鼓励公众参与其中,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在生态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蓬勃发展。本文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依据,归纳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存在问题,剖析其根本性原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特点,以此为经验借鉴,提出推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可实现路径。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生态文明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界定生态文明含义、公众参与内涵以及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含义,同时明晰了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二章,剖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存在问题,同时探究造成种种现象的内在因素。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公民对于参与的意识缺乏、有关组织的发展缓慢、参与形式简单且参与层次低。究其原因,是生态教育滞后、政府与之对应的引导不足、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公众环保意识低。第三章,借鉴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经验。提出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特点,同时借鉴其经验。第四章,提出推动当代中国公民相关的参与生态文明方法。最初,急切需要创造民众参加的生态气氛,通过学校加强教育力度和社会扩大社会宣传两方面普及生态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其次,应引导公众、企业和环保NGO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再次,应拓展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渠道,即拓展信息传达渠道和诉求表达渠道;最后,应完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即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法律机制、监管机制、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