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市场飞速变化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超强竞争环境(Hyper competitive)下,有利于环境稳定的国界、规则与控制等因素正趋于瓦解,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过去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开展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进行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SISP方法及信息系统的评估体系。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SISP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给出本文的结构安排。 2.阐述了与SISP相关的几个主题。讨论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揭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介绍了战略信息系统,描述了SISP概念、作用等内容,最后阐释了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石。 3.提出了一个适应动态环境的SISP新方法并设计了一个支持SISP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现有SISP方法可分为传统SISP方法和演化SISP方法,传统的SISP方法为信息战略的规划提供了清晰的步骤,规划人员可以据此有条不紊的完成规划工作,但在动态环境下往往对变化反应迟缓;而演化的SISP方法可以动态的响应环境的变化,但由于没有清晰的规划步骤,往往会造成规划人员无所适从。吸收这两种方法的精华,建立了一个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有较为清晰的行动流程的SISP方法。该方法强调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重视全过程的环境扫描,集成企业经营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集成规划与实施,认为规划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具有动态适应性、集成性、广泛性等特征。 4.按信息系统功能和作用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企业间及外部信息系统、整合集成信息系统三种,并提出了一个信息系统组合框架模型,用于描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哪些机会及各个信息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以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石,从核心能力的有价值性、异
其他文献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因此,翻译表面上看起来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实际上涉及到两种语言中文化的多个方面。翻译是实现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它作为英语教学
本文试图通过对东汉时期的王充的哲学著作《论衡》中的副词作封闭性的描写,来考察这一历史横断面上副词的存在状况;通过对《论衡》中具有副词词性的词语在《论衡》中所表现出来
本文以12个基因型的红菜薹品种或品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的因素、促进小孢子植株再生的方法,以及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获得了下列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发展中国家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发达国家则更高。道路交通事故发
应用超声疲劳试验技术研究高速运转结构件材料107周次以上的超高周疲劳行为是近年来疲劳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部件材料球墨铸铁GS51、D38MSV5S合金结构钢、
$T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发了一条新闻:山东开始抗旱春灌。其中对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区进行了重点报道,这是小开河灌区第三次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播出。$$ 对于小开河,
报纸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压力日益增加。由于高速铁路所具有的大运量、全天候、高速快捷、安全舒适、少污染、少能耗、少占地、与既有铁路综合配套、与城市轨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