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康复的不同时期(12周康复运动前、12周康复运动后和12月康复运动后)血管机能及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的状况及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冠心病患者血管机能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之间的关联。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20例为实验组(CHD组),非冠心病人15例为对照组(HCG组)。在12周康复运动前,CHD组与HCG组均进行无创性的血管机能指标的检测,包括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增益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以及中心动脉收缩压(centr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cSBP)。在测量这些指标之后,我们还将在活动跑台上进行一项改良Bruce方案的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raded Exercise Testing,GXT)并同步记录动态心电图。利用短时程5min频域分析法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安静坐位5min和递增负荷试验后恢复期5min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在这些指标测量完成之后,第一阶段的康复运动为CHD组在研究人员监督的情况下进行为期12周,每周三次,以60%-80%峰值心率(Heart Rate Peak,HRpk)的运动强度,每次靶心率维持50min的健步走运动,运动中通过心率和自我感觉疲劳程度(Ratings of PerceivedExertion,RPE)相结合来控制运动强度;HCG组不参加有组织的规律性运动,只进行日常活动。12周康复运动后,CHD组与HCG组再次进行无创性血管机能指标的检测,考虑到12周的日常活动对HCG组的心肺功能影响不会很大,因此只进行CHD组的改良Bruce方案的GXT。在此之后,CHD组继续进行为期12月的社区及家庭康复运动(此为第二阶段的康复运动)。在此阶段研究人员会不定时的与实验组人员进行电话联系和现场的指导,以确保运动锻炼的持续性和有效性。12月康复运动后,CHD组与HCG组均再次进行无创性血管机能指标的检测及改良Bruce方案的GXT。研究结果:1.12周康复运动前,CHD组的无创性血管机能指标(ABI、baPWV、cSBP、rAI)均低于HCG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性。2. CHD组经过12周康复运动后,与12周康复运动前相比,在cSBP、AI、ABI有显著性下降(p<0.05),baPWV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3. CHD组继续进行12个月的家庭及社区康复后,与12周康复运动后相比,其各项无创性血管机能指标(ABI、cSBP、AI、baPWV)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与12周康复运动前相比,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4.12周康复运动前安静时CHD组的HRV指标,TP、VLF、LF、HF均低于HCG组,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LF/HF高于HCG组,但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性水平。GXT试验后CHD组和HCG组的HRV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组间TP、VLF、LF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HF、LF/HF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未达显著性差异。5. CHD组12周康复运动后安静时与12周康复运动前安静时的HRV指标(TP、LF、HF和VLF)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LF/HF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是未达到显著性差异。GXT后HRV指标有一定程度下降,与12周康复运动前GXT后相比,TP、LF、HF、LF/H有显著性上升(p<0.05),VLF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6.12月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运动后安静时CHD组的HRV总体仍低于HCG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性;CHD组与12周康复运动前安静时相比,除VLF有显著性下降(p<0.05),其他指标的下降程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GXT后CHD组与HCG组相比,各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112周康复运动使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机能能力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同时还使该组受试者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有所增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功能的协调对抗达到更高的平衡状态;并且长期坚持运动(随后12月的社区及家庭康复运动)能使已获得的改善得到维持。2血管机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综合评价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3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机能能力的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有一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