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去除农田排水氮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排水中的氮磷输出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涌现的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在排水末端增设固体碳源装置,将农田排水部分或全部导入后,使其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反应得到去除。本文开展了中试规模的生物反应器室内试验研究;根据处理系统的特征,以稻壳和木片两种碳源介质模拟构建了两种生物反应器,根据稻田氮磷输出特点进行了污染物削减试验。试验分为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两个部分,静态试验主要研究了入流浓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及其内部反应环境特征。动态试验分析了不同的试验因素对削减效果及去除速率的影响。最后,根据江苏扬州江都区沿运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物输出的监测数据,结合生物反应器室内试验结果计算了灌区田间尺度所需要的生物反应器体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短效浸出试验表明,稻壳和木片均可释放一定量的氮磷物质。其中NO3--N释放量均低于0.25 mg·g-1,TP的释放量均低于0.20 mg·g-1。稻壳和木屑中的氮磷浸出物未产生累积,浸出风险较小,稻壳浸出液的总有机碳(TOC)高于木片,均值为12 mg·g-1,木片浸出液TOC浓度均值为7.47 mg g-1。(2)静态反应试验中,初始N03--N浓度为3.3 mg/L、10.8 mg/L、20.0 mg/L的24 h平均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09 mg·L-1·h-1、0.34 mg·L-1·h-1、0.50 mg·L-1·h-1。反硝化速率与入流浓度呈正相关。反应器内部平均pH为6.33,呈弱酸性:平均溶解氧浓度为0.49 mg/L,反应器内部呈厌氧状态;ORP均值为-128.3 mV,反应器内部呈还原态;相比于入流温度25.6℃,反应器内部温度升高了 1.3℃。(3)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中,在入流浓度为(N03--N:11~13 mg/L,P043--P:0.8~1 mg/L)和HRT=12 h的情况下,稻壳和木片对NO3--N的削减率分别为93%和54%,对于PO43--P的削减率分别为33%和7%。稻壳和木片相应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93 mg L-1·h-1和0.55 mg· L-1·h-1。生物反应器中稻壳介质的饱和导水率为6.9±0.3 cm/s。(4)生物反应器中的反硝化反应符合米氏反应动力学方程,当入流浓度低于19.41 mg/L(KM)时,反硝化反应偏向于一级反应;当入流浓度较高时,反硝化反应趋于零级反应,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3.17mg· L-1·h-1,温度系数θ为1.019。(5)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沿运灌区7、8月份通过农沟输出的NO3--N总负荷监测结果为20154 g/ha。以6 h的水力停留时间为设计标准,处理排水量保证率为90%的情况下需要41.12 m2(1m深)的生物反应器,占排水面积的0.58%,这个规模的生物反应器可减少5155 g的氮输出,占监测期总输出负荷的50.8%。
其他文献
1999~2000年全球范围的油价大幅起落以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使我们更加意识到石油天然气这一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从全球政治经济高度看待油气
全贯流泵将水泵叶轮直接布置在电机转子内部,使电机与泵整合为一体,因此全贯流泵又称为电机泵。全贯流泵工作时,叶轮随同转子一起旋转,水流从转子的内腔流过,电机转子处于流体中,属于湿转子。全贯流泵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灵活方便和泵房简单等特点,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全贯流泵电机定子、转子之间存在工作间隙,该间隙中存在间隙回流,间隙回流一方面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影响叶轮进口的流场,增大电机转子
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我国东部松辽、渤海湾油区的大发现;煤成气和深盆气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我国西部塔里木、鄂尔多斯大气田的发现.地质理论和石油工业是互相依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使用需求不断的增加,同时也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保证电能质量上对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配电网自动化主要功能之一的馈线故障隔离,能够及时准确地定位故障区域并迅速隔离故障,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配电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与技术改革,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作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内容,其功能的实现、
目的 探讨小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致痛后不同脑区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5%福尔马林溶液注射到小鼠后肢足底皮下,观察注射后60min内小鼠的自发痛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而其华人问题尤其突出。解决华人问题是促进国内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问题自殖民政府时期产生,之后印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