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发展,可是在基础处理及大坝防渗、补强等工程中,水泥灌浆仍然在技术上、经济上保持着最为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我国重大基础工程、桥梁、高速铁路、码头、机场、大坝、隧道等重要工程的全面兴建中,水泥灌浆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市场潜力很大。硫铝酸盐水泥作为一种特种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良好的抗海水腐蚀能力,与硅酸盐水泥之间有很好的化学兼容性,水化时体积发生微膨胀,低碱度等优良特性,适用于抢修抢建、早强、抗渗和抗硫酸盐腐蚀等混凝土工程。 本论文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本材料,辅以细骨料、减水剂、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研制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从水泥基灌浆材料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出发,分析高效减水剂、集料、矿物掺合料、配合比等对性能的影响,解决大流动性和浆体稳定性、早强和缓凝、,收缩和膨胀、高效减水剂的掺入和灌浆料经时损失等四对矛盾,确定最佳的优化配合比。对灌浆料膨胀干缩性能、微观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并研究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流变性能,建立符合其性能的流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高效减水剂(萘系、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系等)对硫铝酸盐水泥有着不同的兼容性,饱和点掺量分别为2.50%,1.20%,0.60%,初始流动度分别为250mm、290mm和270mm,经时损失分别为10min、25min和40min。其中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硫铝酸盐水泥兼容性最好,其饱和点最低,经时损失最小。矿渣、粉煤灰、灰砂比等因素对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料综合性能同样具有很大影响。 通过对灌浆料影响因素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经验配合比进行优化分析,得到结论:水灰比、矿渣用量是影响灌浆料流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水灰比和砂灰比是影响早期抗压强度的主要作用。模拟值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值为4.61%,预测精度为I级。进一步采用均匀性试验,通过逐步回归计算,得到回归模型。最佳的配合比范围:水灰比取0.38~0.42,矿物掺合料取20%,砂灰比取0.8~1.2,制成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最佳配比实例:砂灰比S/C=1.2。此灌浆料流动度值280mm,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48MPa、62MPa、75MPa。28d膨胀率值为0.2×10-4,属水泥基微膨胀灌浆材料,显示了良好的灌浆性能。 对流变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合料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从0.4%增加到0.6%,其粘度从1.75 Pa.s降到1.09 Pa.s,当掺量增加到0.8%时,粘度η0反而增大到1.20 Pa.s,即当掺量超过饱和掺量后减水效果反而变差,甚至增加浆体的粘度。低掺量粉煤灰对浆体粘度影响不大,掺量超过20%,粘度急剧增加;矿渣的掺入对浆体流动性不利,且随矿渣掺量增加,粘度-直增大。通过对数据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出硫铝酸盐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流变模型为:lg(τ-τ0)=lgK+nlgy,该模型与赫切尔-巴尔克莱流体相关系数大于0.98,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属于触变型流体。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甾体雌激素污染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开始对其在环境中的污染水平及其生物降解性进行探讨。本文在建立甾体雌激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避孕药厂废水中的甾体雌激素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是利用微生物发电的一种技术,可将蕴含于废水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同步治污产电。2013年,我国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氨氮排放量达245.7万吨,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研制氨氧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同时实现废水除氨和生物发电,这不仅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也符合废水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创建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燃料电池(
住宅小区雨水资源化技术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雨水资源化的科学决策是一个系统性课题。基于雨水资源化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住宅小区雨水资源化系统设计的决策程
鉴江流域是广东省的第三大流域,也是粤西沿海最大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464km,其80%以上的流域面积在茂名市内,是茂名市的主要生产生活水源。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日趋严重的水环境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126例为研
近年来,随着潮州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潮州市各行业企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潮州市的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各种化工原料、农药等危险物品的运输量迅速增加。韩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其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产检的妊娠晚期孕妇8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殖道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