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重视生物巨大的碳汇功能,特别是森林植被等,更加的不能忽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林业大省,具有强大的碳汇储量和碳汇生产能力,这些成为黑龙江省开展碳汇林业项目的基本条件。当前黑龙江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碳汇林业项目,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但要进一步的使黑龙江省的林业发挥出其碳汇功能,还要进一步的进行政策措施的改进和完善。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黑龙江省林业的碳汇功能出发,构建碳汇林业项目实施中政府与育林者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对政府和育林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能够有效的观测到育林者的行为,能够根据其行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使两者的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育林者的行为也只与其得到的收益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而在信息不对称时,政府对育林者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因此,要调整其策略,对育林者的补偿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时最优的激励合约也受到诸如育林成本、风险、政府的补偿措施、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和育林者两者各自的因素,信息对称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具体分析黑龙江省碳汇林业的激励合约时,也只针对非对称信息情况下作出测算。在这里利用2011年黑龙江省林业厅官网公布的数据,对一些参数和数据作了相应的处理,然后预测出2013年黑龙江省发展碳汇林业可以实施最优的激励合约。并通过在对模型的分析中得到的对最优激励合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能够有效的促进最优激励合约达成的政策措施,以期为黑龙江省碳汇林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