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大学校园环境融合模式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大高校也面临着扩建、改建和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这为我国的校园规划建设实践带来新的契机。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资金问题,管理阶层的意识的差异等影响,许多校园的建设面临众多问题,如校园建设与周边环境孤立开来,形成一个地区内的孤岛,与周围的环境互不协调,校内与校外是两个世界。而有些校园的规划实践虽然为了体现开放式校园而生搬硬套的带入一些开放式元素,如将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接轨、高校后勤社会化等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整体上体现出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高校建设并没有涌现出像国外一些优秀的大学那样的环境建设:校园与周围环境社区乃至整个城镇融为一体,互相有机的发展,资源上的共享等特点。通过对国外著名高校的研究发现,其高校校园最大特征便是开放性。其包容力和创造力都远远超过我国高校。其开放性,不单单指仅仅将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以及后勤社会化等,而是更深层次的开放,其开放性的环境造就了活跃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积极互动的热情。一个较为开放和自由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将校园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和共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来说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公民的整体素质较以前已经大大的提高了,许多公民渴望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但是许多城市中的文化中心较匮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一个高度开放性的高校就能很好的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本文概要的研究了国内外高校校园发展历史,总结了我国古代书院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国外的大学发展做了概括性的阐述,指出了国外大学校园环境发展的影响因素。较为详细的对当今世界上著名开放式大学校园进行深入研究,对三所国外的著名开放式大学在用地布局、交通道路、开敞空间上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归纳出了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特点。进一步的,对其他国外大学的师生比、容积率、建筑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该类型大学的初步理想指标。结合以上的分析结果、研究数据与结论探讨出在我国条件下该类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相关模式与方法并建立了相关模型。最后对我国国内的某大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造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阐明物质成分与中药药性间的内在联系和定量关系,选择药性特征标记,建立物质成分与中药整体药性间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期利用网络推理和复原中药整体药性。方法以还原论
以姑山矿为例,通过改进冻结程序和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水文地质资料缺失以及高流速大流量深地层径流水造成的过水通道水流量较大,使得冷量损失过大,正常冻结壁交圈时间
通过对8种外生菌根菌配对培养试验,筛选出最优组合菌株组009/044、GT001/044、025/044和GT001/GT005四组,为外生菌根菌复合接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当没有正确合理排放矿井水时很容易产生水锤,引发更多问题。为了预防水锤产生,相关技术人员应在遵循闭环理论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闸阀关闭速度,采用可控闸阀设计模式。为了进一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矿山开采对区域建设提供了物资保障,但也留下了危岩、地面塌陷、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等严重的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
河南某难选赤褐铁矿石铁品位达40.38%,主要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15.63%,有害元素硫、磷含量均不高;矿石中的铁主要是赤褐铁,其次是硅酸铁、硫化铁,磁性铁含量很低。为探索该矿
四川广元某超贫磁铁矿石铁品位为10.05%,磁性铁占有率为52.78%,其矿区围岩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建筑砂石骨料的质量标准要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资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项目
综述了变压吸附技术的原理、发展及碳分子筛和沸石分子筛两种吸附剂变压吸附技术制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变压吸附技术制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