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大高校也面临着扩建、改建和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这为我国的校园规划建设实践带来新的契机。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资金问题,管理阶层的意识的差异等影响,许多校园的建设面临众多问题,如校园建设与周边环境孤立开来,形成一个地区内的孤岛,与周围的环境互不协调,校内与校外是两个世界。而有些校园的规划实践虽然为了体现开放式校园而生搬硬套的带入一些开放式元素,如将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接轨、高校后勤社会化等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整体上体现出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高校建设并没有涌现出像国外一些优秀的大学那样的环境建设:校园与周围环境社区乃至整个城镇融为一体,互相有机的发展,资源上的共享等特点。通过对国外著名高校的研究发现,其高校校园最大特征便是开放性。其包容力和创造力都远远超过我国高校。其开放性,不单单指仅仅将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以及后勤社会化等,而是更深层次的开放,其开放性的环境造就了活跃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积极互动的热情。一个较为开放和自由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将校园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和共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来说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公民的整体素质较以前已经大大的提高了,许多公民渴望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但是许多城市中的文化中心较匮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一个高度开放性的高校就能很好的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本文概要的研究了国内外高校校园发展历史,总结了我国古代书院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国外的大学发展做了概括性的阐述,指出了国外大学校园环境发展的影响因素。较为详细的对当今世界上著名开放式大学校园进行深入研究,对三所国外的著名开放式大学在用地布局、交通道路、开敞空间上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归纳出了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特点。进一步的,对其他国外大学的师生比、容积率、建筑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该类型大学的初步理想指标。结合以上的分析结果、研究数据与结论探讨出在我国条件下该类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相关模式与方法并建立了相关模型。最后对我国国内的某大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