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转运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CNS)赖以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基础,由于它的存在药物进入脑部发挥作用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通过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考察其结构和功能。选取银杏内酯A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银杏内酯A的聚乳酸纳米粒(PLA-NP)和固体脂质体(SLN)并利用构建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评价其通透性,为研究和开发具有良好脑靶向性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采用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ECV304共培养的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  2.采用Millipore-ERS系统检测内皮细胞的跨膜阻抗(TER);  3.运用内皮细胞紧密连接银染的方法探索胶质细胞对内皮细胞系紧密连接的诱导作用及胶质瘤细胞对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4.运用试剂盒分析共培养后胶质细胞对内皮细胞系血脑屏障特征酶γ-谷氨酞转肽酶(γ-GT)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  5.通过检测荧光示踪剂荧光素钠(FLU)通过血脑屏障量的变化评价屏障功能通透性,荧光显微镜观察FLU在小鼠脑部含量;  6.利用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评价银杏内酯A及其聚乳酸纳米粒和固体脂质体纳米粒的通透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测银杏内酯A的含量。  结果:  1.采用振荡培养法获得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细胞染色呈阳性,纯度达到99%;  2.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的内皮细胞系形成较高的跨膜阻抗,于第6天可达321.8±21.1Ω·cm2,而与胶质瘤共培养的内皮细胞跨膜阻抗为255.5±6.6Ω·cm2;  3.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银染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诱导内皮细胞系形成连续的、长而平滑的紧密连接,而胶质瘤细胞作用后,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中断、不完整,局部区域偶可见残存紧密连接;  4.在细胞生化特性方面,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系具有较高的血脑屏障特征酶γ-GT与 ALP活性,可分别达552.911±3.356、387.986±8.981U/mg总蛋白;  5.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系共培养组的FLU通透性随时间的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良好的屏障功能,小鼠体内FLU含量与体外通透性实验的结果相吻合;  6.银杏内酯A的聚乳酸纳米粒、固体脂质体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通透系数随时间逐渐升高,而银杏内酯A裸药的通透系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结论:  1.通过ECV304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在涂有左旋多聚赖氨酸的微孔膜两侧,能够形成与在体血脑屏障类似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酶屏障和限制物质通透功能。这一共培养模型可以作为研究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一种可靠而简便的体外实验方法,适合用于血脑屏障物质转运和细胞功能特征方面的研究;  2.银杏内酯A的聚乳酸纳米粒和固体脂质体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增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通透性,说明有利于目的药物穿透血脑屏障。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普及,催生了手机APP这一新事物,商家企业也纷纷注意到手机APP的广告投放功效,他们正在不断寻求有效的、大批量的网上宣传平台,而校园APP的广告植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为爬行纲、龟鳖目、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平胸龟属(Platysternon)仅有的一种。分布于我国南方等省以及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平胸龟生活
质构脂质是一类对人体有一定药用及保健功能的特殊油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国内目前在这方面较少开展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研究了脂肪酶催化改良大豆油制备质构脂质的工艺技术,主要结果如下:筛选适合质构脂质合成的酶,使用该酶研究了几个重要因子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并摸清了每个因子的使用范围。单因子优化反应条件的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0℃、加酶量为10%(底物的质量分数)、摩尔比(辛酸/大豆油)为
自转基因生物问世以来,许多农业公司利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了很多新的植物品系。由于转基因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使得转基因生物产品的标签问题成为公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