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 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本课题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动态地分析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建立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一套具有较强理论依据,又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讨建立生态足迹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成都市2001年至2005年5个年度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成都市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1.1221hm~2增长到2005年的1.191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2902hm~2减少到2005年的0.2580hm~2。根据在改进模型下的指标计算结果,近5年来成都市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较贫穷落后的阶段,而且生态压力大,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性很差,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