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念是欧美心理学借鉴佛法而产生的既可治病、又可调心的一个跨学科实践,在欧美已经非常普及。但随着实践的深入,练习者和研究者都发现,由于没有重视佛法的戒律,较难更好地从正念受益,且正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难以维持。因此,欧美正念借鉴佛法中的戒律,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在正念中导入“规范”的维度。在中国,迄今仍缺乏本土化的正念定义和维度,大多是学习欧美的经验。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对正念展开研究,探求其中国本土化的定义、维度。研究一运用文献分析法、内省法等,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分析、比较、归纳研究,给出了正念本土化的定义和维度;研究二则植根于理论,通过对100篇公开发表的论文的研究,分析目前中国正念练习的特点,验证研究一之正念定义、维度及维度间的关系。本研究以佛法为深层结构,以心理学等现代语言为表层结构,对正念的定义和维度进行本土化研究。在研究资料的来源上借鉴了元分析的资料取得方法,从网上下载论文并加以研读,而不是通过问卷调查或是访谈法等获得研究资料;在材料分析上则应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研究,结论如下:(1)正念的定义应是:弃恶扬善,一心不乱,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不取不舍而心本自在。(2)正念的维度应包括:戒、定、慧。其关系是,以戒为基础,从持戒生正定,从正定生智慧。(3)目前中国本地正念的实践,与欧美早期一样,缺乏对戒律与道德的重视,过于重视定力和能力。本研究认为,正念练习必须重视戒律与道德的规范作用,仅靠专注和能力未必对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有帮助。(4)正念是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特质,不因身份、种族、地域、遗传等因素而异,正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观念的改变、重视三个维度和坚持正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