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历经从动荡、内战、战争到和平的社会。在这一种充满动荡的社会中,西方的文明观、文化观、工业产业化、国家和民族观等近代文化要素开始逐渐融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也从封建的社会形态开始向近代的社会形态转变。本文也是基于上述思考,试图从抗日战争时期以来抗日战争殉国烈士的纪念设施的修建以及中国社会对抗日烈士的祭奠方式的变化过程的角度和一个侧面,来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试图通过对“民族的英雄(Nationality Hero)”的纪念或祭奠方式变迁来进一步探讨中国社会近代过程中,“国家”或“民族共同体(National community)”的认识变化过程。由于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我国进行了近乎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烈士纪念设施的修建或扩建,由于其设施数量庞大不是本文范围所及。故此,本文以河北省境内现存的抗日烈士纪念设施为探讨和研究的对象,以期通过剖面分析或“采样调查”的方式,试图通过河北省内的抗日战争烈士纪念设施的修建、修复、扩建和改建的过程来从一个个体案例来概括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时期烈士纪念设施的整体趋势,并以期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过程的模式和特征。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河北省内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修建及其分类,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各个时期河北省内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修建过程、特点及对烈士纪念设施的分类。第二部分,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历史定位,随着时间的发展,纪念设施所具有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演变,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社会功能,由最初的祭祀功能、纪念功能变为了教育功能。第三部分,研究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历史意义。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研究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的价值,分别是史料价值,对社会史的贡献及对抗日战争研究的发展。第四部分,结束语,这一部分总括了河北省纪念设施修建的特点,社会变迁的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