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特性选取图像压缩预处理方式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图像传输而言,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经常要产生很多包含图像数据的大型文件,而且这种数据会经常在不同的用户及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大数据量的图像信息会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信道的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增加极大的压力。单纯靠增加存储器容量,提高信道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处理速度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这时就要考虑利用图像压缩方法。 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在窄带信道中传输大量静态图像,但并不需要图像多么清晰,而是只需要让人眼能够识别出来即可,这时我们通常选用高倍有损压缩来对图片进行处理。 对于图像的高倍有损压缩来说,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压缩率太高时,压缩后的视觉效果往往不能满足人视觉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压缩前增加预处理环节。本文提出了基于视觉特性选取图像压缩预处理的方式,即,在对图像进行压缩前,根据人的视觉掩盖效应及其采用的压缩方法和压缩后要求的效果不同,选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将其压缩时会产生较大失真的视觉敏感部分做增强处理,减少这部分信息量在压缩时的损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图像压缩比的提高和图像质量的明显增强,较好地解决了图像实现高压缩比与图像质量下降过大的矛盾。 选取合理的预处理方法,对小波压缩前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图像的视觉不敏感部分,增强视觉敏感信息量在图像中的比重,同时能够使小波变换后系数量化的损失相对较少,解码后恢复图像的PSNR数值保持较高的水平。更重要的一点是:针对图像压缩效果的不同需要,使用相应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可以在同样的压缩率下提高图像视觉质量,或者是在相近的图像质量下实现图像的压缩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无线移动通信业务从语音、数据到图像,对服务质量(QoS)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宽带化已成为当今通信
学位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在Internet上涌现了许多对网络的服务质量(包括带宽、时延、可靠性等)有较高的要求的应用,如VoIP、网络视频会议、网络音频/视频广播、网络多媒体
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是人体的重要生理信号之一,其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心脏的病变、病理状况的相关信息,也反映了心脏与心血管的结构及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性。心电信
宽带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多媒体业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其网络设计、参数选择等问题的解决,要求多媒体业务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其自身的统计特性,同时网络资源的管理
DTTB(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是现有数字电视传输方式中的一种,它通过地面无线进行传输,其独特的简单接收和移动接收能力,能够满足现代信息化社会所要求的“信息到人”的基本需求
本论文研制适用于视音频处理、存储与传输的嵌入式硬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模块有:(1)ARM嵌入式处理器模块;(2)DSP模块;(3)视频AD模块;(4)视频DA模块;(5)音频AD/DA模块
纹理合成技术是为解决纹理映射中存在的接缝、扭曲等问题发展而来,其中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技术因其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避免调整参数的繁琐过程,而逐渐受到研究人员
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监控点播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其应用;接着分析了视频编码所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用于消除视频图像空间冗余信息的DCT变换技术、用于消除时间冗余信息的帧间预测技
柴油机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是近年来故障诊断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其中基于热工参数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柴油机瞬时转速信号和油管压力信号是用热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