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仅次于肺癌、直接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而在中国、日本等长期具有饮茶习惯的亚洲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要远远低于欧美等西方国家,这是否与这两区域不同的饮茶习惯有关呢?另外,前列腺癌组织包含两种癌细胞类型:激素依赖性和激素非依赖性,这导致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短期效果与中长期效果差距甚大。茶叶中的主要成分:茶多酚(T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尝试用TPs来抗治前列腺癌便在情理之中。本实验选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M细胞,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倒置显微镜观察TPs处理后细胞数量与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Ps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肿瘤PC-3M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细胞染色法观察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力;细胞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Caspase-3、survivin、MMP-2、TIMP-2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加药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细胞状态变差。在镜下表现为数量减少,且细胞细瘦、皱缩,局部可见细丝状“伪足”形成,细胞透光性减弱,细胞质内灰黑色颗粒状物增多。MTT法示实验组对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细胞染色法示实验组凋亡率增高;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阻滞于G1期,增殖指数降低;划痕实验示茶多酚使PC-3M细胞迁移力下降;细胞侵袭实验示PC-3M细胞侵袭力减弱;RT-PCR与Western blot示Caspase-3、TIMP-2基因转录与翻译上调,而cyclin D1、survivin、MMP-2基因转录与翻译下调,且上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茶多酚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M细胞具有阻滞细胞周期、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减弱PC-3M细胞侵袭力的作用,上述作用与上调Caspase-3、TIMP-2基因,下调cyclin D1、survivin、MMP-2基因的转录与翻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