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主次城市群模式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次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协调区域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分析表明,构建区域性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十二五”规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乡镇经济发展,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主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在打破行政壁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依旧是卫星城模式,但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分析可以看出,发展次中心城市已成为趋势。河北省保定市于2008年制定的“一主三次”战略,正是响应了“十二五”号召,以市区为依托,构建定州、涿州和白沟温泉城三个次中心城市。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对主次城市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明确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对主次城市群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论证了保定市发展主次城市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出城市群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分析了区域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为文章构建了理论框架。其次对国内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进行剖析,通过纽约、东京和巴黎这三大世界性城市群和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变化分析,引出城市群从城市化发展初期到最终形态的几种模式,并重点探讨了卫星城和多中心模式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从区域发展的必然性、主次城市群的作用和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主次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并以保定市为例,利用集中度和首位度理论,并通过引力模型和断裂点模型对次中心进行关联度和可行性分析,明确保定“一主三次”战略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过程,找出发展主次城市群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区域进行有限扩展,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自主创新,提高城市内在质量,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然而大学生法制教育在今天却存在缺失的危险,本文从教材的误导、学校的误判以及教师的不得已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
通过Java、Weblogic、Oracle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很好地实现三层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安全性好,使用范围广,程序运行速度快,效率高.在这种结构下,针对实际开发需要,通过对数据
市场前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00年我国的老年人有1.32亿,约占那时人口的10.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人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瘫痪、老年性痴呆以及晚期癌症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也日趋严重。虽然很多子女会尽心尽力地去照顾老人,但他们还必须同时顾及自己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将来他们面临的是四位老人需一对
区域经济一体化又称区域经济集团化.在该一体化进程当中的主权问题,主要探讨的是经济主权问题.既而引发出了在这一历史趋势当中,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握好调整其尺度的原因和
高铁技术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技术,对高铁高速、稳定、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路轨技术,也是高铁技术中最为基础也是与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技术。这是一个工程机械大显身手的领域,尤
经过3 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植物93科、255属、406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7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总数的4.19%;吉林省重点保护植物88
中国非常强调公务员的交流,这是我国政治生态所特有的现象。中国公务员交流制度强调权力的控制、注重通才的培养,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