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照明与显示、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光学温度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以获得高效稳定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为目的,选择双钼酸盐和铟酸盐为基质、稀土离子为激活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具有优异上转换发光特性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合成方法、工艺参数、基质组成、掺杂离子浓度、激发光功率、共掺杂离子等的依赖关系。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发光颜色的调控及上转换效率的提高进行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照明与显示、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光学温度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以获得高效稳定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为目的,选择双钼酸盐和铟酸盐为基质、稀土离子为激活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具有优异上转换发光特性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合成方法、工艺参数、基质组成、掺杂离子浓度、激发光功率、共掺杂离子等的依赖关系。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发光颜色的调控及上转换效率的提高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讨论了Yb3+离子对不同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作用。制备了Er3+, Yb3+共掺的ALn(MoO4)2(A=Li, Na, K, Ag; Ln=La, Gd, Y)绿色荧光粉,系统研究了荧光强度对制备方法、合成工艺参数、掺杂离子浓度和基质组成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比传统高温固相法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以LiLa(MoO4)2为基质时上转换发光最强;以其为基质,采用共掺杂技术实现了上转换红、绿、蓝三色发光,通过Ho3+, Tm3+, Yb3+离子的合理配比实现对三色荧光比的调控,获得了单一波长泵浦的上转换白光发射。首次研究了以具有较低声子能量的CaIn2O4为基质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合成了具有红、绿双色发射的CaIn2O4:Er3+, Yb3+上转换荧光粉,Er3+和Yb3+浓度的增加导致了发射红绿比的增加,进而获得色度可调的上转换荧光发射。通过对Er3+单掺的样品和Er3+,Yb3+共掺的样品的发射光谱比较、荧光强度与泵浦功率的依赖关系以及寿命测试阐明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和Yb3+对Er3+离子的能量传递作用。制备了Ho3+单掺和Ho3+, Yb3+共掺的CaIn2O4绿色上转换荧光粉,研究了制备方法、合成条件、掺杂浓度、泵浦功率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讨论了其上转换机制。结果表明,Ho3+离子的红光发射为双光子过程,绿光发射为双光子和三光子过程同时存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射强度是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样品的12倍,Yb3+离子的加入对Ho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对具有最佳组成的CaIn2O4:0.1Yb3+,0.005Ho3+的上转换效率测试表明,上转换效率随着激发光功率的增加逐渐增加,在功率达到1.5W时上转换效率达5.5%,是迄今为止有报道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中效率最高的。充分表明,CaIn2O4:Yb3+/Ho3+是一种高效的上转换绿光发射材料。合成了CaIn2O4:RE3+和CaIn2O4:RE3+, Yb3+(RE=Tm, Pr, Nd)荧光粉,研究了样品的可见光上转换荧光特性,通过荧光光谱比较说明Tm3+, Pr3+, Nd3+的上转换发射过程中Yb3+离子对Tm3+, Pr3+, Nd3+的能量传递起着主要作用。荧光光强和激发光功率的依赖关系研究表明Tm3+、Nd3+的上转换发射为三光子过程而Pr3+离子为双光子和三光子过程同时存在。在Er3+, Yb3+离子双掺的CaIn2O4中引入Li+离子,使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得到明显增强。分析Li+离子掺杂对荧光粉上转换增强的原因可能有Li+的电荷补偿作用、Li2CO3的助熔作用以及Li+带来的晶格畸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解析数论中一些著名和函数的算术性质,这些和函数包括广义Kloosterman和、Dedekind和、Gauss和、两项特征和及多项式的Dirichlet特征,并利用解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和函数及其混合形式的均值计算问题.此外本文还利用生成函数的方法及组合技巧研究了Apostol-Bernoulli多项式、Apostol-Euler多项式、(p,q)-Fibonacci多项式和(p,q)-
设S是半群,P(S)是由S的所有非空子集所构成的集合.则P(S)关于自然定义的乘法构成一个半群,称之为S的幂半群(或整体).设κ是半群类.如果κ中任意两个半群的幂半群同构蕴涵这两个半群也是同构的,那么称κ为整体决定的.本文我们研究正规纯整群(即:矩形群的强半格)与幂等元半群(即:带)的幂半群.特别地,我们证明了正规纯整群类和具有正则整体的半群类是整体决定的.
各种逻辑代数是做为非经典逻辑的语义系统被提出的,其中剩余格是一类最基本的模糊逻辑代数,几乎所有的子结构逻辑都是以它为基础来建立相应代数语义的.本文研究剩余格上的态算子、导子和超MV-代数上的态理论,尝试刻画几类特殊剩余格的代数结构,为研究子结构逻辑中的概率问题提供更一般的代数方法,表示更多模糊事件真值的平均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二章研究了剩余格上的态算子.首先,建立了一类意义较广的具有内态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高强度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然而,传统制备陶瓷的方法成本较高(烧结温度高、烧结时间长、二次加工难、制备能耗大),限制了陶瓷的应用范围。聚合物转化陶瓷(PDCs,Polymer Derived Ceramics)良好的可设计性、工艺性和低温陶瓷化等特性,使其在制备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和薄膜等应用中大有前景。聚合物转化陶瓷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创新工艺,可以有效改
主要部分研究讨论非纠缠量子关联在多体量子系统中的分配规律,以及量子关联在量子临界体系中的行为与量子相变的关联。通过考虑monogamy不等式及monogamy deficit,给出quantum discord, global quantum discord, one way quantum discord等典型量子关联在多体量子系统中的分配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另外,通过对于global qua
纳米团簇作为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体之间的中间态,研究它的结构及性质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及凝聚态固体等的结构及性质。而且它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甚至核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中部有所应用。对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及其性质的研究成为开发新型材料的理论技术基础。碱金属锂及其掺杂团簇作为一种功能特殊的新型材料,因其在燃烧、催化、晶体生长、成核、凝固、相变、光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成为科学家们关
近年来,由于掺杂碳团簇在星际空间被发现以及它们中的一些已经能在实验室中被合成而且它们大多数在正常情况下能稳定存在,所以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们迅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掺入杂质原子,会导致碳原子团簇本身结构、电子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很显著的变化,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此外,对掺杂碳团簇详细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它们的稳定性,揭示它们的形成机理,进而引导能我们去发现和使用
《针灸学》统编教材是我国针灸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规划教材,它建立了系统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的理论框架结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针灸学科知识体系。刺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重要桥梁之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注重实践运用的技术。通过检索“针灸”、“教育”、“教材”、“教学”、“刺法”和“知识体系”等关键词,发现近年来学界对针灸教育多有关注,文献研究纵贯
低维纳米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纳米电子设备(如场效应晶体管和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组装高性能的新型纳米场效应晶体管(FET)要求所采用的二维纳米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合适的带隙值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大气氛围下)。而组装新型纳米自旋电子器件则要求所采用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原始的(1L-BN、1L-AlN和1L-GaN)和饱和功能化的二维单层ⅢA族氮化物具有有限的本征带隙值
非经典逻辑包含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等,它常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随机性等方面的不确定问题.在模糊逻辑中,要为模糊推理建立逻辑基础必须建立严密的模糊逻辑演算体系,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代数逻辑方法的支持.代数逻辑的研究着重两点:一是研究与逻辑体系相关的代数系统,二是建立逻辑体系及其匹配代数系统之间的关联.通过代数方面的研究解决逻辑方面的问题,或者用逻辑方法解决代数问题.本文主要从代数的角度出发研究基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