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下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村镇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多侧重于古村镇中实体物质性建筑的保护,而忽视古村镇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背景,以及古村镇中活态的民俗生产、生活、非物质文化等方面。本文借鉴地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民俗学视野下古村镇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景观”、“文化景观”等相关概念进行学术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全文的正文,第二章分析了民俗学视野下文化景观的发生机制,将民俗文化景观划分为传统实体性物质类文化景观;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具有时空展演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三种类型,论述了民俗文化景观背景下山西省古村镇的类型划分。第三章以晋北右玉县右卫镇为例,探讨民族、民俗、军事、经济等多元文化对右卫镇历史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实体性物质类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策略。第四章以晋南万荣县阎景村为个案,分析了阎景村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在古村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对古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的影响。第五章以晋东南高平市良户村为例,介绍了良户村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的空间环境和物质基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街道士”的基本内容和文化功能,并分析了具有时空展演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在古村镇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第八章是结语部分,这部分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山西省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文化景观对古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参考地理学、景观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理理论,重点分析民俗学视野下山西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发生机制及划分类型,并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晋北右卫镇、晋南阎景村、晋东南良户村为个案,试图根据不同古村镇文化景观类型对山西省古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提出可操作性研究方案,并希望探索出古村镇保护与开发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文献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降浊调脂方基于PPAR-α途径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基础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综述了祖国医学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城市市民大众体育运动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更高要求。我国进入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计划2
在辽阔的国土上点缀着一座座风貌古朴、风格鲜明的历史文化名镇,每一处都有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人类历史上特殊的“活化石”。水乡型古镇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本文主要研究长沙市自2010年10月推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后,流动人口在这一试点过程中所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本文在长沙市选择四个社区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问
公共服务投资规模水平的加大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公共服务投资入口松,选项盲目、立项草率,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
明末白话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重要的近代汉语语料,历来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与文学研究相比,“三言”语言的研究成果较为
本研究以Epstein的认知-经验自我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生理性一经验思维方式的个体差异及其与社会问题解决的关系。包含三个系列研究:研究一检验了理性-经验量表(Rational-Expe
一边是国内电视节目市场愈演愈烈的“克隆”风,一边是寻求对其电视节目版式进行保护栏目组的屡屡碰壁。电视节目之间互相跟风,争相“克隆”,诉诸法律保护无门的现象已经逐渐
辛弃疾词是南宋豪放词的代表,元好问词集金词之大成。元好问赞赏稼轩词,创作上继承辛词的写作手法。元词对辛词继承的同时,也呈现了自己的特色。前贤对辛、元词的研究已经注
早在20世纪后半期甚至更早,媒介融合就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各类媒体的蓬勃发展,国内对媒介融合以及跨媒体合作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