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干流水质评价与容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地球上一切气象、水文、地理等的自然现象都与水循环密切相关。水不仅是基础的自然资源,维持工农业生产,而且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有限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河流是水的载体,是地表水资源主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及利用河流水资源对区域水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沙河是大连普兰店市的一条主要河流,是该市重要的饮用水、农业供水水源。近几年,随着普兰店市工业的发展及农业生产规模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排放使水环境逐步恶化,严重影响流域内城镇未来的生产、生活。因此,客观了解大沙河水环境现状,调查流域内的污染来源、排放量以及计算水环境容量是治理大沙河水环境的关键。本文对大沙河干流水质状况、流域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水环境容量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2007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法分别对大沙河三个监测断面全年水质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沙河干流总体水质情况良好,但个别月份水质污染严重。上游的刘大水库断面水质最好,其次为下游的洼子店闸断面,位于中上游的元台大桥断面水质最差。元台大桥断面水质有机污染严重,水质级别处于Ⅰ类和Ⅴ类之间,且各月份变化明显。刘大水库断面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水质均处于良好状态,且水质级别除8月为Ⅲ类外其它各月均为Ⅰ类。洼子店闸断面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水质处于良好及较好状态,水质级别处于Ⅰ类和Ⅲ类之间。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可以知道各月份水质排名情况。(2)通过对大沙河流域城镇生活及农田污染源调查,利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出大沙河流域各区域的CODCr、NH3—N生活及农田污染排放量,进而汇总出全流域的CODCr、NH3—N生活及农田污染入河量分别为3326.89 t/a、283.61 t/a。(3)在大沙河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容量研究区域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相应等级质量控制目标。并利用等值线系数法得到各研究区域的径流量,进而计算各研究区域的理想环境容量。其结果与污染源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得到流域CODCr剩余环境容量1348 t/a,NH3—N环境容量已经超载,超载0.38倍。(4)根据剩余容量情况,分析现状下大沙河流域内工业污染排放限额,提出大沙河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建议,从而工业布局及污染物控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中的最基本问题,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中最基础的制度。在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具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现代化建设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构中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与联合成长也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治理。自2007年我国《中华人
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与生活的影响巨大,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和舒适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有着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
本文运用湖北省恩施州的农户调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家庭禀赋对农民工回流及回流后自主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家庭禀赋能够提升劳动力回流农村后的个人发展能力,对农民工
本论文围绕光存储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三波长DVD光学读取头的光学系统设计和DMD并行存储开展研究。光学读取头是光存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信息的写入和读取都是通过它实现
本文从土地财政的视角研究土地财政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首先以理性增长理论、土地适度规模理论、人地协调理论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说明了土地城镇化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增收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体化发展的多重影响,机遇与挑
乡村旅游是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之一。其在国内30多年的发展,已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和好的发展案例。近年来,国家农业部和旅游总局为“三农”
总体设计是决定船舶与海洋平台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等各项性能的重要环节。目前,船舶与海洋平台的总体设计仍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即运用逐步近似、螺旋上升式的设计思想
土地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