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下能够自聚集形成胶束,囊泡,微乳液,液晶,凝胶等有序聚集体。其中,由于溶致液晶具有较高的粘弹性,能够保护一些易分解氧化的敏感药物,实现药物的缓释、控释等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本论文选取生物相容性两亲分子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复配构筑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包载药物,使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流变技术研究了不同因素下溶致液晶的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进一步探讨药物在溶致液晶中的体外释放行为。本论文的内容如下:实验前期首先查阅了基于壳聚糖聚集体的文献,系统地阐述了壳聚糖与阴离子,非离子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后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论述了基于壳聚糖形成的聚集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其次,查阅了有关胆汁盐的文献,其无毒,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药物载体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最后,综述了具有不同结构的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溶致液晶对亲水及疏水药物都具有较好的包封能力,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因此,在我们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选用壳聚糖或脱氧胆酸钠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构筑溶致液晶包载药物,研究载药液晶的微观结构,流变性质以及药物在溶致液晶中的释放行为。首先研究了25oC时,水溶性壳聚糖含量不同的条件下,Tween 80/水溶性壳聚糖/油酸乙酯/水体系的相行为。其次,选用六角状液晶作为药物载体包载芹菜素,研究了不同壳聚糖含量,不同温度等因素对载药六角状液晶的流变性质以及芹菜素体外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引入水溶性壳聚糖后,载药六角状液晶由粘弹性流体转变为类凝胶流体,载药液晶的弹性模量值升高,稳定性增强。水溶性壳聚糖的引入有效的延长了芹菜素的体外释放时间,降低了芹菜素的释放速率。2)随着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增加,载药六角状液晶的弹性模量值升高,而芹菜素的体外释放速率降低。这进一步证实水溶性壳聚糖的引入增加了六角状液晶的稳定性,延长了芹菜素的体外释放时间。3)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载药液晶的弹性模量值降低,稳定性下降,而芹菜素的体外释放速率先逐渐加快后减慢。4)随着释放介质pH值的增加,芹菜素在含水溶性壳聚糖的六角相中的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而在不含水溶性壳聚糖的六角相中的释放速率则逐渐升高。此外,芹菜素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其释放主要是由浓度扩散控制的。选用高含量的脱氧胆酸钠(NaDC)与Brij 97复配构筑六角状和立方状液晶包载姜黄素,主要研究了不同油/水比和不同姜黄素浓度对载药液晶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频区,载药六角状液晶的弹性及粘性模量值随着油/水比的增加按照以下顺序降低,M2Cur3→M3Curs→M4Curs→M6Curs→M5Curs,M2Cur3→M3Cur3≈M4Cur3→M5Cur3→M6Cur3。然而,随着油/水比的增加,空白六角状液晶的模量值先增加后降低。此外,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载药六角状液晶的弹性模量值先降低后增加,这与SAXS计算得到的as值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一致。对于立方相,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其弹性模量值轻微降低,与as值的略微增加一致,这些结果展示了载药液晶不同的稳定性。选取Tween 80/水溶性壳聚糖/油酸乙酯(葵花籽油,大豆油)/水体系形成的六角状液晶作为药物载体包载姜黄素。主要探讨了不同水溶性壳聚糖含量,不同温度等对载药液晶流变性质以及姜黄素体外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载药液晶的弹性模量增加,稳定性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载药液晶的弹性模量值降低,其稳定性下降。体外释放的结果表明,载药液晶对姜黄素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姜黄素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其释放主要以浓度扩散为主。水溶性壳聚糖的引入延长了姜黄素的体外释放时间,降低了姜黄素的体外释放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25-37oC),姜黄素的释放速率逐渐升高。此外,随着释放介质pH值的增加,姜黄素在含水溶性壳聚糖的样品中的释放速率逐渐降低,然而pH值的改变对姜黄素在不含水溶性壳聚糖的样品中的释放速率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