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态凸显——当代中国版画创作中的新视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就内容来看,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丑也越来越多的成为艺术家和大众谈论的对象,成为大众时尚。审丑为何在当今如此受关注甚至成为大众时尚?这其中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同时也与艺术家自身和大众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通过对“丑”的表述反应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矛盾;而大众通过审丑获取自身的需要。此外,作为艺术画种之一的中国当代版画,也在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着转变,同其他画种一样顺应着当代社会心理的发展需求,在作品中也开始萌现出“丑”态。但是由于大众对当代审丑接受程度的差异,因此无论在美学中还是在大众群体评论中都引来诸多的争议,对于丑的评论存在着两种声音:褒与贬。出现这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通过正确区分丑的“艺术”和“丑”艺术来明确真正“丑”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存在的社会意义等,因此弄清“丑”这一具有当代艺术特质的美学概念,非常迫切和必要!同时也为后面更好地诠释当下“80-90”作者视域下的版画创作,为什么出现大量“丑”作品做铺垫。   本文将从三大部分对中国当代版画创作中丑态的凸显进行简要阐述。   第一章是对中国当代语境中的丑做个界定,通过对丑的本质,丑与美的辩证关系的认识,进而正确认识当代语境中的丑。通过关于丑褒与贬的话题讨论,对丑在绘画艺术中作个界定,让大众对丑的“艺术”与“丑”艺术两个概念有个正确的辨别,从而更好地了解丑这一审美范畴在当代的发展。   第二章是首先通过老艺术家的传统版画与青年艺术家突破传统的版画进行比较,对当代中国版画创作中的丑的萌发的演变作简要梳理。进而分析80、90后年轻版画作者视域下“丑”艺术作品的典型形态。作为新时代版画新秀的他们是以怎样独特的视角通过版画形式来反应当今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唤起大众共鸣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去作这样一些作品等等。   第三章是分析当下审丑之所以成为焦点,在社会中掀起热潮的原因,笔者分别从大众时尚和现实生活的自我折射这两点切入。其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作为外因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充裕的娱乐时间等因素导致社会心理与艺术趣味的变化等,内因是大众心理的变化等,通过这些的分析与辩证,我们可以得出“丑”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出现有它的必然性的结论。   结论部分主要对丑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发展中存在的审美价值,进而指出丑艺术在当代的影响和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这两个概念,一个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反思后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和概念,另一个是与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学科和概念。这两个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
期刊
中西方的绘画在原始艺术中,或者在古代是相似的,大都是直线造型,平涂填色。到公元六世纪后,开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西方绘画讲究科学理性,追求在二维空间塑造三维立体幻像的仿生
期刊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的绘画大师,其一生创作所涉画种颇多,其中他的人物画更是以鲜明的高古奇骇的风格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称著画史。过去的美术史学界关于陈洪绶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期刊
基于对展示信息传播者的现实需求研究,从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展开。让展示设计的主要载体-展示道具为传播者解决实际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不再是纸上谈兵,使现代展示设计所研究的精华
期刊
昆曲是中华民族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但是在清末民初之际,昆曲也由于各种原因渐渐失去了光环。此时,社会的变革也催生了众多的新事物,报纸就是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