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问题的总根源,是浓缩整个农村社会全部信息的全息元,因此也是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和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解放战争前后,中国共产党从最基本的国情出发,在广大农村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旨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改革运动几乎贯穿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全过程,这不但是中共最终战胜国民党政权的决定性举措,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山东解放区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其做法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拟对解放战争前后山东省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为例,论述了土地改革及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本文共分三个部分,一是山东省土地改革的背景,二是山东省土地改革的过程,三是山东省土地改革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从山东省在解放战争前后的土地改革可以看到,当时的土地改革是对土地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进行调整,农民的社会地位、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在利益调整的基础上重新得到整合,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面貌乃至发展进程。特别是土改后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和农民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中国工业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成为共识。这种制度不久被抛弃,固然与其自身存在缺陷有关,但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农村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农民是国家的政治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四农”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关注的热点,而土地问题是“四农”问题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因此,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农民的土地问题又一次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尽管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与今天农村面临的土地问题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当年改革成功的经验或失误的缺憾应当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这也是本选题的现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