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形理论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在包括地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就目前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总体应用状况而言,基本上是处于地理现象分形性质的揭示水平,而且,即使是这一点也还是做的不够,另外,对于地理现象的分形机制研究则是更少有涉及。 基于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本文在探讨分形研究方法的差异、标度变化对分形研究的影响以及GIS技术在分形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系统探讨了中国海岸线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中国大陆海岸线分维的空间变化以及中国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等; 第二,探讨了不同尺度下中国海岸线的分形机制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探讨了构造与物质组成在不同尺度上对中国淤泥质海岸与基岩海岸岸线分形性质的影响; 第三,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与水系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标度—数目分形关系的确定、中国各个流域水系空间维数的系统测算以及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与水系空间分维在三大自然区间的空间变化及其响应关系; 第四,系统探讨了中国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八大自然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形性质的研究、中国八大自然区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式的确定、对b值意义的探讨、中国地震灾害灾情的分形模型、中国大陆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空间分维的变化及其响应关系、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及其与地貌之间的分形关系等。 概而言之,本项研究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研究区域的中国主要地貌与主要地质灾害中可能存在的分形现象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以分维为中介参数对中国主要地貌与主要地质灾害以及二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在广度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地学分形研究的基本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填补了对中国中观地学现象分形研究的空白;同时,本项研究还选择了分形研究领域里最传统、 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最具代表性的海岸线为突破口和创新点,探讨了中国海岸线分形性质的存在机制 问题,研究了不同尺度下构造与物质组成对中国海岸线分形性质的影响,从而在 深度上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传统的分形研究,在实现地学分形研究从现象揭示到 机制探讨的转变方面进行了率先的探索。所以,本项研究从现象到机制层面系统 地进行了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分形研究,可以为传统地学的发展探索一条 可能的新途径、新思路,并注入一点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