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维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形理论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在包括地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就目前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总体应用状况而言,基本上是处于地理现象分形性质的揭示水平,而且,即使是这一点也还是做的不够,另外,对于地理现象的分形机制研究则是更少有涉及。 基于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现状,本文在探讨分形研究方法的差异、标度变化对分形研究的影响以及GIS技术在分形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系统探讨了中国海岸线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中国大陆海岸线分维的空间变化以及中国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等; 第二,探讨了不同尺度下中国海岸线的分形机制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探讨了构造与物质组成在不同尺度上对中国淤泥质海岸与基岩海岸岸线分形性质的影响; 第三,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与水系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标度—数目分形关系的确定、中国各个流域水系空间维数的系统测算以及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与水系空间分维在三大自然区间的空间变化及其响应关系; 第四,系统探讨了中国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分形性质,包括中国八大自然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形性质的研究、中国八大自然区地震强度—频度关系式的确定、对b值意义的探讨、中国地震灾害灾情的分形模型、中国大陆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空间分维的变化及其响应关系、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及其与地貌之间的分形关系等。 概而言之,本项研究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研究区域的中国主要地貌与主要地质灾害中可能存在的分形现象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以分维为中介参数对中国主要地貌与主要地质灾害以及二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在广度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地学分形研究的基本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填补了对中国中观地学现象分形研究的空白;同时,本项研究还选择了分形研究领域里最传统、 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最具代表性的海岸线为突破口和创新点,探讨了中国海岸线分形性质的存在机制 问题,研究了不同尺度下构造与物质组成对中国海岸线分形性质的影响,从而在 深度上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传统的分形研究,在实现地学分形研究从现象揭示到 机制探讨的转变方面进行了率先的探索。所以,本项研究从现象到机制层面系统 地进行了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分形研究,可以为传统地学的发展探索一条 可能的新途径、新思路,并注入一点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不透水透气的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易引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补给减少、城市水体受到污染以及城市小气候恶化等问题,在城市里形成一种"有雨洪灾、无雨旱灾"的尴尬局面。通过调
产品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基于国
本文以如何更好实现跟踪审计超前管控成效为切入点,在对跟踪审计基本概念、组织方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优先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再造"三调一减"审计工作程序,创建双重"三
本文鉴定出重要山楂害虫——山楂长小蠹的种类:Platypus contaminatus。介绍了该虫新的寄主和分布范围、形态特征、成虫图片、5个标记基因等,以供相关人员研究鉴定时参考。同
文章详细分析了企业图书馆的特点及其纸质图书馆藏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电子图书的特点,制定了企业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建设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图书馆中外文
主要讨论了在几何声学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下的纵波和横波问题,并指出两者在解释纵波、横波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幅度衰减方面并无矛盾,支线积分理论在解释纵、横波的走时、
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从找矿工作实践来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工业化生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较大,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
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外显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信息提取、概念化、组织与系统编码、外化表达四
鉴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行为主体意愿的多样性,建设时序的差异性,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导致目前我国城市的沿街建筑景观出现“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