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相钻井液循环模拟装置气液分离效果及装置优化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原复相钻井液循环模拟装置上,研究了复相钻井液流体流量、气流量、流体黏度以及外接压力、流体排出管路阻力等条件因素对模拟装置中原气液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得出了气液分离条件与气液分离效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低流体流量、高气流量时原气液分离器分离效能较低。为了提高原气液分离器分离效能,对原气液分离器的进液管、锥体、支管等分离器部件以及分离器筒体长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制出改进的气液分离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以氮气、钻井液基浆为测试介质,气流量为500ml/min,原气液分离器在流体流量为0.98m3/h时分离效能为75%;改进的气液分离器在流体流量为0.94m3/h~0.98m3/h时分离效能提高到85%以上,分离效能显著提高且将原气液分离器流体流量范围扩宽。为再提高改进的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能,新设计制作了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并用于复相钻井液循环模拟装置中,研究了复相钻井液流体流量、气流量、流体黏度对新的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显示,以氮气、钻井液基浆为模拟循环介质,气流量为100ml/min~500ml/min,流体流量为0.78m3/h~0.98m3/h时,新的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效能达到90%,比改进的气液分离器及原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能更高,实现了气液分离效能提高10%以上,达到了进一步完善复相钻井液模拟装置之目的。
其他文献
  根据2012和2013年乐平市晚稉稻种植试验获得的发育期、病虫害及考种资料,分析确定了适宜景德镇地区种植的晚粳稻品种;与黑龙江宝清县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了景德镇地区晚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称PEMFC)以其高效、环保及能量密度高等诸多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PEMFC性能强烈依赖于所用质子交换膜的质子导电率,但目前PEMFC中所广泛采用质子交换膜的导电率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高温和低湿度的条件下。本论文在提高Nafion膜和磺化聚醚醚酮(SPEEK)膜质子导电率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我们首次采用Nafion/N,N-二甲基甲酰胺(Nafion/DMF)和非溶剂四氯
  为了加大农村人群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设与知识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过采用B/S结构和WEBGIS技术建立供辽宁省内各级气象部门、气象信息服务站及
会议
  以金优458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21℃、23℃、25℃、27℃、30℃、33℃等6个温度水平,对分蘖普期的盆栽水稻处理5d后,以大田盆栽为对照,测定温度胁迫解除后早稻的
会议
针对采场南部黄柏峪区存在一部分境界外矿石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及早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和见解。
  本文选取南京市1985~2014年作物生长季(4~10月)的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和干湿指数等方法,从作物生长季自然降水趋势变化与农业需水满足程度
会议
  农田蒸散量及相关系数的测量与确定是农田水分平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内两种不同尺寸(2m2和4m2)蒸渗仪实测数据ETc及常规气象数据为基础,对
会议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是研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的理想树种。本研究采集栓皮栎分布的北界(辽宁)、中部(湖北)和南界(云南)栓皮栎种子,培育成幼苗
  水稻作为江苏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准确的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及其分布状况有助于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信息。近年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因其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