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努力,GDP快速增长,终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辉煌的业绩令世人称道,但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后,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曾经如画的景色,现如今却成为了梦境中的天堂。“雾锁城市”、“雾都孤儿”、“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与戏谑的对象。这些无不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在这种背景之下,两部以动物为主题的小说进入了人们的眼帘:一本是当代中国作家姜戎的《狼图腾》,另一部是20世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白牙》。这两部作品都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提及了上述问题。作品中蕴含的两位作家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比较研究的科研项目,以求找出两部作品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狼图腾》和《白牙》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狼图腾》和《白牙》各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狼图腾》与《白牙》的比较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为本论文研究所运用的理论介绍,其中包括生态批评和人文主义理论。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狼图腾》与《白牙》的相同点,指出两部小说都涉及了两个生态主题,即抵制人类中心论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此外,小说中的动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属性,从而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了对人性的探讨。再者,这两部小说中的地点背景一方面生动逼真,有如真实生活再现,另一方面具有了象征性,成为承载作者生态观的寓体。第五部分分析了《狼图腾》与《白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生态角度来看,《狼图腾》着力宣传以整体生态为依据的草原逻辑,而《白牙》则强调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免受精神迫害权。从人性角度来看,《狼图腾》通过描绘狼性来外化作者理想中的人性,而《白牙》则通过动物的故事情节来说明人性的复杂性,以展示作者对人类空虚内心世界的担忧。就背景的效果而言,《狼图腾》通过描述退化的草原生态来警告人们人类可能面临的困境,而《白牙》则把不同的生存环境并列展示,以证明杰克·伦敦的适者生存观。论文的最后一部份是结语,总结了全文中的主要论点,并针对进一步的相关科研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