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产业园区成为成都市抢抓产业发展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平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园区的开发、管理、运营逐渐专业化、规范化,并形成一个全新的领域——产业地产。由于各地区条件不同,产业地产的开发、融资、盈利、运营等环节均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因此,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成为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市产业地产发展模式系统、全面的研究,并找出最适合成都市产业地产发展的模式。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对选题背景进行分析,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述了该选题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产业地产的理论分析。先是明晰产业地产的定义、分析其特征及相关因素,接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地产研究的文献,分析了产业地产发展的理论基础(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本文的理论部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国内外相关实践及借鉴分析。通过对国外以及我国发展较成熟的产业地产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借鉴了国外(包括新加坡、日本)、国内(上海、苏州)的发展经验。第四部分为成都市产业地产发展的背景、现状分析。主要分析了成都市产业地产兴起的缘由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类型。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成都市产业地产发展的模式,包括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盈利模式、运营管理模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分析了成都市青羊总部基地、天府软件园等成功案例,并引入国外在融资模式中较成熟的经验,从政府、开发企业、入驻企业三个角度来比较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势。第六部分为问题与对策建议。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成都市产业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对政府、企业提出建议。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制定政策、介入招商、强化监督等方式来加强宏观掌控,而企业则应通过完善产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园区增值服务等方面来实现与政府之间利益的统一。第七部分为结论。对全文从模式的选择、政府的角色、产业地产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