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及理论研究盐敏感性高血压是我国极为常见的高血压病类型,其发生发展与高盐摄入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盐敏感性高血压除具有高血压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还具有肾脏及心脏等靶器官损害较早的特点。近年来,高血压肾损害发病率的逐年递增以及使用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终末期肾病造成的严重医疗资源耗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西医运用降压西药将血压降低到理想数值,从而阻断高血压病肾损害发展进程,然而,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率未得到有效控制,且降压西药的不良反应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补充与替代医学稳定降压及防治高血压肾损害是当前高血压病领域需要重点解决问题。高血压肾损害在中医学历代古籍中无明确记载,其中医证型相对繁杂。高血压肾损害的证候规范化与客观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捷径,亦是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此研究通过对1994年-2014年国内期刊文献中2434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证候分析,揭示了高血压肾损害的证候要素组成规律。结果发现高血压肾损害的主要证候要素以阴虚最多,其他依次是阳虚、阳亢、气虚、血瘀等;主要病位在肾,与肝、脾、络密切相关。高血压肾损害的证候要素组合形式的特征与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证候要素组合分为单因素、双因素和三因素组合三种形式②单因素证候中虚证多于实证,主要以阴虚为主③双因素证候组合中以虚性要素+虚性要素最多,其次为虚性要素+实性要素④三因素证候中主要以阴虚+阳虚+血瘀为主。随着中医临床对高血压肾损害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及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但当前中医药有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证据仅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专家共识,循证依据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对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随机对照实验(RCT)进行系统评价,为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循证依据。基于纳入的62个临床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中药联合西药组在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BP, BUN, Cr, mAlb, p2-MG优于常规西药组;②单独中药组改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BUN, Cr, mAlb优于常规西药组;③中药联合西药组均出现干咳、胃肠反应,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实验研究基于补肾治则治法形成的“补肾降压方”是导师王阶教授的经验方,由生地、天麻、杜仲、三七等药物组成。研究发现,该方不仅能有效降压,而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虚证,改善肾功能相关指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补肾降压方”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靶点,本实验旨在探讨补肾降压方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Dahl salt-sensitive rats, DS)血压及肾损害的影响及其基因调控机制。目的:观察补肾降压方对DS血压、肾功能、肾脏病理组织的影响,并探讨其对DS肾损害相关TGF 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周龄DS大鼠被随机分为低盐组和高盐组。低盐组喂以0.4%低盐饲料,高盐组喂以8%高盐饲料。3周造模后将高盐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盐组(空白),西药组(缬沙坦胶囊)和中药组(补肾降压方)。连续给药8周。每周测血压1次,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Scr、BUN、UA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脏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TGF β1, Smad2, Smad3, Smad7及CTGF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TGF β1, p-Smad2/3, Smad7及CTGF蛋白表达。结果:(1)血压:给药前各组喂食高盐的DS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血压均高于低盐组(P<0.01),说明盐敏感性高血压模型建立。给药4周后,与高盐组相比,西药组降压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亦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周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与高盐组比较,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肾功能:给药8周后各组尿素氮(BUN)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尿素氮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在血清肌酐(Scr)方面,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在尿酸(UA)方面,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与中药组均明显下降(P<0.01),西药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组织病理学:光镜下,低盐组几乎无胶原沉积,高盐组肾球囊及肾小管间质出现较多胶原沉积,西药或中药治疗后,胶原明显减少。对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半定量计分,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计分分别为(1.77±0.20)、(0.844±0.22)、(1.11±0.22)。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计分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4)肾脏组织TGF β1, Smad2, Smad3, Smad7及CTGFmRNA表达:①在TGF β1基因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②在Smad2, Smad3基因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Smad7基因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④在CTGF基因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肾脏组织TGF β1, p-Smad2/3, Smad7及CTGF蛋白表达:①在TGF β1蛋白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②在p-Smad2/3蛋白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在Smad7蛋白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低盐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6);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西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④在CTGF蛋白表达方面,与低盐组比较,高盐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高盐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肾降压方能稳定降低DS的BP,改善BUN、Scr以及UA等肾功能生化指标水平。(2)补肾降压方能一定程度减轻DS肾脏病理学改变,如减少肾毛细血管管襻闭塞,抑制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减少炎细胞浸润。(3)补肾降压方能下调DS肾组织TGF β1, Smad2, Smad3以及CTGF的mRNA表达,上调Smad7mRNA表达。(4)补肾降压方能下调DS肾组织TGF β1, p-Smad2/3以及CTGF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表达。(5)补肾降压方对DS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GF β/Smads信号通路进行调节:下调TGF β1, Smad2, Smad3, 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Smad7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形成及沉积,从而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