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国家事业全局,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目标旨在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它不仅能够解决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性问题,更为未来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好宜居的特色城镇,这一理念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城镇化、农村农业发展,也有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将特色小镇发展成为承载产业与人口的平台,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入,有效地整合乡村特有的文化历史资源、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进行研究,基于当地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特色小镇建设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丰富了我国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同时也对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篇论文的整体结构由六大章节组成,第一个章节为绪论,内容是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查阅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同时第一章节也写到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章对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介绍,包括马克思城乡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和新型城镇化理论。第三章是对内蒙古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概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特殊性。第四章为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小镇实证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当地两个典型的特色小镇,总结该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在内蒙古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这三个方面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政府、社会以及市场。第六章对推进内蒙古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以寻求更好推动内蒙古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的途径,从而更好的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