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液化土对桩的影响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基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型式。历次地震震害调查表明,桩基震害时常发生,尤其可液化土层中桩基破坏比较明显,这在近来的大地震中表现的尤为显著。由于破坏的隐蔽性,使得破坏桩基的修复极为困难而且耗资巨大,因此对地震作用下液化土层中桩基础横向承载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关注的复杂课题。本文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不再采用以往研究体系的平面简化模型,创建了地震荷载下的三维桩土模型,通过系统地分析,从而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做了重点研究,本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作者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桩基的震害特点、破坏形式、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总结。重点对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在桩土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2.对单桩的水平受荷计算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选择合理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材料本构关系,建立三维桩土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桩基与承台采用线弹性的本构模型,下部土体为非线性弹塑性体,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Drucker—Prager模型来模拟土体的非线性性能,并确定了相应模型的矩阵,探讨单元的选取,土体边界的模拟方法,以及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 3.以上海市的地质条件为背景,选取单根端承摩擦型桩,利用ANSYS软件,采用有限元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桩土有限元模型,进而对桩土接触变形这类边界条件非线性问题进行时程分析。在EI—Centro地震波和Taft地震波输入下,分别考虑中间层砂土层及顶层砂土层发生液化,进行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横向受力特性分析,并逐一对砂土层液化前后两种情况下的桩基动力响应、桩基侧移、内力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工程在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规模日益巨大,技术问题日益复杂,对围岩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地下工程的围岩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开来。作为重要的输水构筑物,渡槽成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巨大的输水流
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点难点,其主要在于桩土相互作用复杂,桩土界面难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所需参数难以确定。本文以印尼苏拉马都大桥为研究对象,从
近年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作为高强结构加固材料在国内外加固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直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碳纤维布的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但随着这些桥梁逐步的投入营运、承受荷载,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
在我国东部沿海公路和铁路网的规划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大江、大河及海湾,而在这些地方往往航运很繁忙、通航等级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修建大跨度桥梁来满足通航要求;另外为了尽量
悬索桥由于跨越能力大、抗震性能好、轻型美观,在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跨径的增大,悬索桥结构的刚度相对降低,几何非线性效应变得十分突出,客观存在的各种不
本文主要研究目前低层民居中正被推广使用的轻钢密立柱墙体的蒙皮效应。通常认为轻钢立柱骨架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但是,当立柱表面与墙面板(石膏板和OSB定向刨花板)可靠连接
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各大城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屡次出现在地铁隧道或地铁车站内的恐怖袭击或意外爆炸等事件,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地下结构的稳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