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CBL10与CIPK11相互作用并调节质膜H~+ATPase的活性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BL-CIPK作为一种重要的Ca2+信号系统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盐害、低钾、高pH)应答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在逆境条件下,CBL和CIPK先形成CBL-CIPK复合体,进而调节下游基因,最终对逆境胁迫作出应答。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CBL-CIPK信号系统通过调节钠离子、钾离子等的运输活性来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但与H+运输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采用液态两相法从野生型(WT)拟南芥和AtCBL10突变体(cb110)中提取细胞膜研究缺失CBL10对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b110突变体的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已有的研究表明拟南芥CIPK11(AtCIPK11)可负调控质膜H+-ATPase活性,我们之前的工作证明AtCBL10也能调控质膜H+-ATPase活性。根据植物体内CBL和CIPK可能先形成CBL-CIPK复合体,然后调节植物生理活动的特征。我们认为AtCBL10和AtCIPK11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质膜H+-ATPase的活性。构建AtCBL10和AtCIPK11的酵母双杂交载体,结果表明AtCBL10和AtCIPK11能够相互作用。Pull-down分析实验也得到了AtCBL10和AtCIPK11可以在体外相互作用的结果。比较野生型和cbl10突变体拟南芥对碱性环境的反应,发现相较于野生型拟南芥,cbl10突变体在pH7.7和pH8.1条件下生长情况比较好。这进一步表明AtCBL10可能通过正调控细胞膜H+-ATPase的活性来调节植物体内pH值的平衡。我们的研究表明在NaCl和LiC1胁迫条件下,cbl10突变体的生长明显低于野生型拟南芥,但在KC1和CaC12胁迫下,cbl10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但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AtCBL10可能与AtCIPK11相互作用,先形成AtCBL10-AtCIPK11蛋白激酶复合体,然后通过调节细胞膜H+-ATPase的活性使植物对外界胁迫做出应答。
其他文献
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例如,高亮度、大斯托克斯位移、卓越的光稳定性,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近年来成为了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探针容易遭受聚集诱导淬灭(ACQ)效应,AIE荧光材料在溶解状态下几乎不发光,而在聚集态具有超亮的发射。AIE荧光材料的出现为解决臭名昭著的ACQ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手段。然而大多数有机发光材料(包括AIE染料分子)具有疏水性和低的生物相容性问题,这从一定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中风后期肩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中风后期肩痛,1次/d,10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2疗程后,临床治愈64例,占753%;显效14
目的:设计基于医院内部局域网和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军队医疗保障移动服务平台。方法:对军队医疗保障移动服务平台系统的功能设计、性能要求以及网络适应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
“当我们步入机房.倾听用户的心声.电波中传递我们亲切的微笑和声音:用我们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的转型,我们用智慧去创造电信辉煌灿烂的明天。不懈的努力,优质的服务,打造中国电信的品
荧光法因其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IE)型探针被许多科研人员研究,其中四苯乙烯(TPE)以其合成简单、产率高、易于官能化修饰、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成为较为理想的AIE荧光信号单元。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双咪唑鎓盐四苯乙烯阴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核磁氢谱滴定、动态光散射实验等手段详细研究了探针分子在水溶液中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