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纠缠态的产生与应用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量子力学的早期研究中,纠缠被认为是一个悖论。如今,它已成为量子力学和实现量子信息过程至关重要的基本资源。近年来,对于量子纠缠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对量子纠缠的研究涉及到了分离变量量子纠缠态和连续变量量子纠缠态从两组份到多组份的产生以及在各种量子信息过程中的应用。基于对分离变量量子纠缠态和连续变量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过程中优缺点的了解,人们提出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纠缠态。2014年Nature上的两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产生混合纠缠态的巧妙方案,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众所周知的是构建量子网络需要更大组份的纠缠态,两体的混合纠缠态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对此,本文从混合纠缠态出发,结合线性光学基本原理,分别利用可调分束器和一系列不同反射率的分束器来产生和操控两通道和多通道混合纠缠态,并研究了利用两体混合纠缠态进行纠缠交换的方案。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以混合纠缠态的多通道产生及应用为核心内容展开的,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线性光学使用可调分束器进行双通道混合纠缠操控。此方案利用一个可调分束器产生了两对基于单光子量子比特与奇偶猫态形成的混合纠缠态,并且通过调节可调分束器的分束比可以实现对混合纠缠态的纠缠操控。在理论上分别计算了最终产生的两对混合纠缠态与初始混合纠缠态的保真度,并且分析了该保真度随猫态大小以及可调分束器的分束比的变化规律。  (2)基于线性光学使用一系列分束器产生多通道混合纠缠态。此方案在(1)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一系列不同反射率的分束器产生了多通道混合纠缠态。在理论上分别计算了最终产生的多对混合纠缠态与初始混合纠缠态的保真度,并且分析了该保真度随猫态大小以及分束器的反射率的变化规律。这种多通道混合纠缠态将会为涉及分离变量与连续变量的多通道量子信息传输及存储、量子网络节点信息分布等提供重要的资源。  (3)利用介于单光子量子比特和奇偶猫态的混合纠缠态进行纠缠交换。远距离双方各自拥有一对混合纠缠态,然后把连续变量部分传送到第三方进行Bell态测量,最终实现分离变量之间的纠缠。在理论上计算了在损耗环境下该方案实现的成功概率以及最终产生的分离变量量子态之间的纠缠度。随后,还分析了探测效率对该成功概率和纠缠度的影响。经过对比发现,使用混合纠缠态进行纠缠交换相比使用分离变量纠缠态可以产生更大的纠缠度。
其他文献
单模光和单个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在实验室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然而一直处于弱耦合的作用下,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验室陆续实现了单模光和单个二能级原子的强耦合甚
本文主要介绍了铯原子7S1/2态超精细作用常数的测量。铯原子可以从基态由6S1/2-6P3/2-7S1/2阶梯型通道(852 nm+1470 nm)经过两次电偶极跃迁激发到目标态7S1/2(F’’=3,4)。超
光学 Fabry-Pérot腔在原子、分子和光物理实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Pound-Drever-Hall稳频技术锁定在窄线宽的超稳光学Fabry-Pérot腔得到的窄线宽激光系统,广泛用于原子
有效场论方法成为处理低能强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其原因在于量子色动力学(QCD)的非微扰特性。常见的低能有效理论包括线性σ模型、手征微扰论(ChPT)、隐藏规范对称性理论、重
无线光通信即自由空间光通信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灵活便捷等优点。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应急通信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大气因素对无线光通
本论文主要针对基于P3HT:PCBM体系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通过瞬态光电流的测量与分析,重点研究体异质结聚合物光伏器件的载流子传输规律。瞬态光电流特性研究有助于分析载流子
压缩态光场作为连续变量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已经被应用于连续变量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领域,以及突破散粒噪声极限的精密测量领域,特别是利用压缩态光场可以填补激
ZnO是一种典型的II VI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远大于室温下26meV的热离化能,因此是制作短波长光电器件和制备室温紫外激光器件的良好材料;而ZnO又具有丰富的特性,所以ZnO材料在催化、传感以及生化等不同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ZnO基纳米光电器件的应用,高质量的p型ZnO纳米材料是需要的,而如何获取高质量的p型ZnO纳米材料成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