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后短暂高、低温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小麦生产期间异常温度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变大,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温度是制约小麦灌浆期籽粒发育的关键因素,灌浆期低温或高温胁迫均对产量与品质形成有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宁麦13和镇麦12)为试验材料,于花后7-9d、15-17d、23-25d和31-33d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低温和高温胁迫,探明花后不同阶段异常温度胁迫对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4-表油菜素内酯、多胺)明确缓解产量损失的减灾效应,旨在为小麦抗逆稳产稳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灌浆期短暂异常温度降低小麦产量。花后低温胁迫延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1-5d,高温缩短1-7d,高、低温胁迫下籽粒灌浆速率均降低,以弱势小穗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降幅更大。两品种花后4个阶段高、低温胁迫后产量较对照下降,花后7-9d温度胁迫下小麦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花后15-17d、23-25d和31-33d高、低温胁迫致粒重下降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两年度花后阶段性高、低温胁迫下籽粒粒宽下降幅度大于粒长,籽粒皱缩变瘦。不同阶段籽粒形态、产量形成对温度胁迫的响应表现为花后15-17d>花后7-9d>花后23-25d>花后31-33d。2.灌浆期不同阶段异常温度加速小麦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减弱。两品种花后7-9d低温胁迫结束至花后28d,剑叶POD、CAT活性较对照下降;花后15-17d和23-25d低温结束后剑叶POD、CAT活性增加。花后7-9d、15-17d、23-25d高温胁迫后,花后28d剑叶POD、CAT、SOD活性降低,低温和高温胁迫均增加花后28d剑叶MDA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花后短暂高、低温胁迫显著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花后4个阶段低温胁迫结束当天两品种剑叶SPAD值升高,3d后又显著低于对照;高温胁迫结束后SPAD值持续下降。花后不同阶段高、低温胁迫后小麦剑叶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下降,以花后31-33d异常温度胁迫后降幅更明显。3.花后高、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籽粒淀粉形成与积累受影响。花后7-9d低温胁迫导致小麦籽粒GBSS、SBE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籽粒AGPase、SSS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高温胁迫下籽粒AGPase、GBSS始终低于对照,SBE活性先升后降,SSS活性峰值提前。花后15-17d高、低温胁迫下籽粒SSS活性峰值提前,其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花后23-25d和花后31-33d高、低温胁迫籽粒各酶活性均降低。花后高、低温逆境下,籽粒直链、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提高。4.灌浆期异常温度改变籽粒中淀粉粒粒径分布,影响淀粉理化特性。宁麦13花后高、低温胁迫下A型淀粉粒的体积比例显著增加,B型和C型淀粉粒的体积比例下降,淀粉热焓值升高,回升度降低;镇麦12花后高温胁迫下A型淀粉粒的体积比例显著降低,淀粉热焓值升高,回升度升高。面粉糊化特性品种间和年度间存在差异,2019-2020年度两品种花后高、低温胁迫下面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等糊化参数值较对照升高,糊化温度降低;2020-2021年度镇麦12花后高温胁迫其面粉峰值粘度等参数降低,糊化温度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温度胁迫改变了淀粉颗粒体积分布,是面粉糊化参数变化的原因之一。5.阐明灌浆期异常温度对籽粒蛋白质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花后高、低温胁迫均持续降低剑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籽粒GS活性,花后7-9d、15-17d、23-25d温度胁迫后剑叶各酶活性在灌浆期迅速下降;花后7-9d高温胁迫下籽粒GOGAT活性较对照小幅升高,随后持续下降;其他处理籽粒GOGAT活性在花后21d回升,之后迅速下降。6.花后不同阶段高、低温胁迫下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谷/醇比和蛋白质积累量下降。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亚基ω-gliadin含量显著升高是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温度胁迫后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相应增加。对蛋白质组分、GMP和湿面筋含量影响最大的温度胁迫时期是花后15-17d,其次是花后23-25d和花后7-9d,花后31-33d的影响最小。7.异常温度胁迫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产量损失的效应。温度胁迫后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BR)和多胺(Spd+Put)均能提高籽粒千粒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量的损失,在籽粒快速灌浆前中期(花后15-17d、花后23-25d)温度胁迫后补救效果优于灌浆早期和灌浆后期,以2,4-表油菜素内酯补救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取样锁相技术对微波振荡源进行了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取样锁相技术的工作原理,较深入地分析了取样鉴相器的结构及理论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宽带微波震荡源的取样锁相环的实现方案,并对捕捉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主要产物,其结合自动化技术与机电工程,改变机电设备的作业模式,通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技术,推动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涵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较多,需要明确其技术要点,同时结合机电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内容,分析了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数控机
特种电驱车辆分布式电驱系统中各电机具有独立的控制自由度,部分系统采用相同功率级别的电机驱动,且两个系统的工作流程不存在重叠工况。车辆采用各自独立的电机控制器来控制。针对特种车辆应用需求,介绍一种多用途电机驱动系统,考虑双电机复用一套多用途电机控制器,分时复用,控制不同的电机,从而减少整车电机控制器数量,提高系统集成度,应用效果理想。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时代意蕴及选择路径。研究认为: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引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推动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发展;是构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优化课程结构及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的需求。主要路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材培养为契机,以教学内
目前,机电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电力领域和智能建筑领域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机电工程技术及其自动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及提高生产加工时设备的安全性均有重要的价值。但机电工程技术的研发投入较大,且技术的熟练应用需要优秀人才作为支撑,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主体加大技术投入,培养和引入领域内的高端人才。现阶段机电工程技术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大数据背景下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并呈现
<正>本文设计了一款用于教学的速度、位置、转矩三闭环可切换矢量控制器“掌上FOC”及其配套软件。该控制器尺寸仅7.7cm×5.6cm,可使用8~24V安全电压供电,包含控制、驱动、反馈采样、上位机通讯等全套功能,配合上位机界面可以观测各物理量并实现在线调节参数。该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电机控制和嵌入式技术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交流电机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飞速发展,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大鼠的影响,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复制CKD-RA大鼠模型。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组,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尿素氮、肌酐、EPO、肿瘤坏
近年来,随着教育“内卷”的加剧,“鸡娃”一词从网络发源并在社会中快速流传。“鸡娃”的核心要义在于父母在子女教育中深度参与。文章在立体勾勒父母教育参与行动的现实图谱的基础上,从制度与文化两个维度揭示了“鸡娃”现象背后的时代性根源。从制度层面来看,选拔型考试制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教育市场化与独生子女政策等激励了父母的“鸡娃”动机,而文凭通胀、教育资源失衡、教育资本化与减负政策等又规制了家长的教育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作为基因最长的单链RNA病毒,既具有RNA病毒易变异的特点,又进化出了一定的基因纠错能力,很好地平衡了基因变异和稳定性的关系。新冠病毒的高度易变区集中在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其变异增加了病毒进入细胞和逃脱免疫的能力,从而造成持续的全球流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率、致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表明,接
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依靠科学立国、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一直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战略作用。作为一个门槛相对较高领域的新闻报道,怎样在融合传播时代增强传播能力,一直是当前科技与宣传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科技报道的传播力进行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