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包括上篇“1.1类新药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抗肝炎临床药理学研究”和下篇“鹰嘴豆生物碱体外抗HBV活性研究”两部分。上篇:1.1类新药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抗肝炎临床药理学研究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Tenofovir dipivoxil fumarate)是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开发的新型替诺福韦酯类前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该药按化学药品1.1类注册,本研究严格遵循“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2010版药典二部附录”的规定进行试验设计,以全面、系统的阐明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为其II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从以下五方面获得了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结果:1.药物分析测定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浆和尿液中替诺福韦的方法,LC-MS/MS检测血浆中左卡尼汀的方法。方法:1.采用LC-MS/MS检测血浆和尿液中替诺福韦,三重四极杆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为:替诺福韦,[M+H]+离子,m/z288.1→176.0;恩替卡韦,[M+H]+离子,m/z278.1→152.0。2.采用LC-MS/MS检测血浆中左卡尼汀:三重四极杆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为:左卡尼汀,[M+H]+离子,m/z162→84.65;托特罗定,[M+H]+离子,m/z326.2→146.9。结果:血浆中替诺福韦线性范围为2-1200n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14.8%、8.412.9%,绝对回收率>90%;尿液中替诺福韦线性范围为800-64000n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93.4%、0.82.6%,绝对回收率接近100%;血浆中左卡尼汀线性范围为2-20μ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73.0%、6.68.9%,绝对回收率>90%。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快速、准确,能够满足血浆和尿液中替诺福韦、以及血浆中左卡尼汀的检测。2.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评价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特点。方法:24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均分为2组进行药动学试验,用LC/MS/MS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替诺福韦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150mg、300mg和600mg后,替诺福韦的消除半衰期t1/2为14.06±1.83h、17.00±0.84h、16.32±2.29h,AUC0-72为1410.05±200.42ng·h·mL-1、2872.94±335.99ng·h·mL-1、5728.67±1056.59ng·h·mL-1,达峰时间Tmax为1.5±0.8h、0.8±0.3h以及1.5±0.5h和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09.23±54.47ng·mL-1、511.82±67.78ng·mL-1以及959.91±275.03ng·mL-1,0~48小时的尿累积排泄率为29.58±2.84%,28.05±3.55%,30.81±7.35%。多次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av为156.81±33.0ng·mL-1,稳态血药浓度波动度DF为3.94±0.5,蓄积常数R为1.59±0.15,消除半衰期t1/2为19.58±2.11h。结论:150300mg剂量范围内替诺福韦AUC(0-72)、Cmax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连续7天给药,体内出现蓄积。3.饮食影响研究目的:考察饮食对于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采用标准两阶段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别空腹及餐后口服受试制剂。结果: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餐后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片300mg,测得血浆中替诺福韦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0-72为3270.37±290.52h·ng/ml,Cmax为432.62±85.02ng·mL-1,Tmax为1.5±0.5h,t1/2为15.48±2.04h。结论:空腹和餐后给药的AUC、Cmax、Tmax、t1/2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见饮食对替诺福韦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高脂高热量饮食后,替诺福韦生物利用度与空腹给药相比提高14.7%,表明饮食有利于药物吸收。4.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目的:评价口服等剂量新药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与已上市同类药韦瑞德相比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选择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标准两阶段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结果: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与韦瑞德分别300mg,测得血浆中替诺福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5.74±1.68h、16.75±2.11h,AUC0-722695.62±483.42ng·h·mL-1、2250.41±387.31ng·h·mL-1,Tmax1.1±0.5h、0.5±0.2h和Cmax466.72±162.55ng·mL-1、445.54±109.44ng·mL-1。结论:受试者单次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片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0.1±12.5%5.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对内源性左卡尼汀的影响目的:考察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对内源性左卡尼汀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试验中随行监测受试者体内左卡尼汀水平,观察各受试者临床试验前后血浆左卡尼汀水平变化。结果:人体对替诺福韦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行为会对人体内源性左卡尼汀水平造成一定影响。替诺福韦血药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人体左卡尼汀水平降低,药物消除后左卡尼汀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连续多次给药后,人体左卡尼汀会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进行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连续给药时,建议加服左卡尼汀口服液。下篇:鹰嘴豆生物碱提取分离与体外抗HBV活性研究目的:对鹰嘴豆进行提取分离,将分得总生物碱成分进行体外抗HBV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对鹰嘴豆正丁醇层进行系统分离,将分得到的总生物碱部分进行体外抗肝炎药理学研究。结果:首次从鹰嘴豆中分离到生物碱成分,研究发现鹰嘴豆总生物碱具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可以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的HBeAg、HBsAg、HBV DNA水平,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对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生物碱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手段(UV、IR、MS、1H-NMR、13C-NMR、2D-NMR)鉴定了它们的结构。通过单晶培养得到了化合物1的单晶结构,明确了该化合物的立体构型。结论:鹰嘴豆生物碱对乙肝病毒具有体外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