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ohaoj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肘部损伤,传统治疗方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随着内固定技术发展及对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认识,比较广泛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但对于肱骨远端骨折如何固定一直存在争议,肱骨远端骨折对骨科医师是一极大的挑战。本研究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肱骨远端骨折,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其生物力学规律,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一)生物力学研究新鲜成人尸体肱骨标本6例,X线排除骨骼病理异常,去除周围软组织,距肱骨远端关节面2cm处用板锯横行截骨,制成骨折模型。随机编号分为三组,每组分别以单枚克氏针张力带、双枚克氏针张力带及双钢板固定,测定后再依次更换为另一种固定方式,即每个标本先后采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式进行测定,每种固定方式可测定6次。采用CSS—44000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因肱骨远端骨块较小,不易固定,本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多针夹具系统进行固定以确保受力分布均匀并达到可靠的固定。近段在距关节面7cm处侧方加载,模拟肘关节伸、屈、内、外翻状态,设定速度为3mm/min。为了防止标本破坏,将载荷最大值设为40N,首先测定载荷与变形关系,最后测定极限载荷。微机进行数据的记录处理,绘出载荷与变形曲线,用斜率(刚度)表示固定的稳定性。(二)临床应用共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6~67岁,平均41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开放骨折9例,Gustilo I度5例,Ⅱ度4例。闭合骨折21例。受伤原因:摔伤21例,交通伤7例,其它原因2例。按照AO/ASIF分类:C1型4例,C2型14例,C3型12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4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2例,肋骨骨折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合并有内科疾病3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17天,平均7天。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采用肘关节后正中切口暴露骨折端后,采用双钢板17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13例。结果在三种固定方式中,双钢板组在后侧加载下固定强度(肘关节屈曲)最大为9.71±3.53 N/mm (p<0.05),而双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在前侧加载下(肘关节伸直)最大5.36±2.17 N/mm (p<0.05),单枚克氏针张力带组在前后方向均明显小于双枚克氏针张力带组及双钢板进行固定组(p<0.05)。内外侧刚度各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双枚克氏针张力带组及双钢板进行固定组各方向极限载荷值明显大于单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临床结果显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p<0.05),肘关节功能相同(p>0.05)。结论对于肱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后整体稳定性受到内固定及骨骼质量双重因素的影响。张力带系统在肱骨远端骨折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应用张力带固定时,应进行双针加强固定。在临床应用上适应证广泛,操作简单,可与双钢板内固定取得相同效果。
其他文献
8月22日至25日,希捷携最新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BIR-TV2018.展会首日,希捷科技中国区系统业务及存储部件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程津辉在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影像创作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澄迈县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
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和企业的IT基础架构面临全新的挑战,其中如何安全、高效地存储核心数据,以保障业务连续性及服务质量,已经成为C10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为应对这
研究了由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合成乙醛酸的方法.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探求乙醛酸、草酸和乙二醛的分离方法,为进一步合成乙醛酸提供科学依据.
种业"走出去"的成败,决定着农业"走出去"的成败。从"走出去"的模式选择、潜力产品和目标市场三个方面,讨论中国种业走出去的策略。得到的结论为:模式方面应立足"国内研发-国内制种-境
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之内火光烛天。失火之处不在紫禁城内,而在位于宫城之北,万岁山(今景山)以西大高玄殿。大高玄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用来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