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是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阻碍临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长期以来,临夏州的各项人均经济指标均位列甘肃省14个地州的末位,州内有部分农民仍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近年来,虽然临夏州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贫困的性质由过去的普遍性贫困逐渐转变为特殊性贫困,农村贫困形势以及反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和艰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临夏州的农村贫困问题,从而寻求一条符合临夏州州情的扶贫开发路子显得极为迫切。本研究在充分了解贫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临夏州的农村贫困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临夏州农村贫困现状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人地矛盾突出是临夏州农村贫困形势异常严峻的关键性致因,是临夏州最大的州情。为此,本研究从临夏州“人地矛盾”这一州情出发,特别将“人”的因素作为寻求临夏州农村贫困原因的突破口。本文认为基于人口资源畸形发育的三种贫困恶性循环(基于人口增长过快的贫困恶性循环、基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和基于人口身体素质低下的贫困恶性循环)是导致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当前临夏州的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目前临夏州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综合得分仍然偏低,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在临夏州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进而提出了打破三种贫困恶性循环的人口发展新机制:即通过对当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从而提高临夏州的人力资本积累,同时促进临夏州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提出推进临夏州农村反贫困进程的八大具体措施:大力提倡少生优生、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有计划的实施移民搬迁、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本土化特色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