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抗衡的结果,又以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作铺垫,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专业伦理教育已逐渐被美国大学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达成途径的探讨:一是单设专业伦理课程;二是在学科中滲透伦理。而二者中后一种方法以其不增加师生负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渐赢得当下大学师生的好感。本文就以美国犹他谷州立学院为个案,对跨课程伦理渗透德育模式(Ethics Across the Curriculum,简称EAC)的缘起、运行以及产生的影响加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期对我国大学德育取得实效有所裨益。 本文分四个部分: ——引言,包括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为本文铺陈所必要的前提性问题的阐释。 ——EAC产生的社会背景。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到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以及大学校园内师生对有效德育的需求加以背景阐述。 ——EAC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由主义、要素主义、德行伦理学以及罗尔斯的相关理论。 ——EAC的运行——以犹他谷州立学院为个案。 ——EAC对我国的启示。包括营造开放性德育环境,完善专业伦理教育;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推行教育平等,建立和谐对话关系;塑造新型专业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