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术中选择瘤体所在肺叶的肺动脉分支作温热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对机体的影响,并且动态检测静脉血中抑癌基因p53抗体的变化规律。利用温热改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使部分肿瘤细胞活性降低甚至变性死亡,以达到肺叶切除术中降低肿瘤细胞播散、胸膜转移和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该法应用于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和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7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鳞癌患者36例,腺癌患者19例,腺鳞癌患者15例。肺癌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44例。实验组选择瘤体所在肺叶,游离相应的肺叶动脉及回流静脉并且阻断回流静脉,在肺叶动脉插管入血管内,注入40ml温度为45℃用0.9%盐水40ml溶解的注射用卡铂0.4g,并加入美兰1ml作标记,再注入相同温度的依托泊苷注射液0.2g,温热灌注化疗后行常规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胸内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仅行常规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胸内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灌注60分钟后在标本染色部分取部分瘤体及距瘤体10cm外的正常组织取标本,对照组用同样方法取组织标本送电镜观察,了解组织标本在电镜下可能有的变化。术前1天、术后30天、术后90天分别在患者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2ml,在室温条件下血液自凝后分离血清分装置-80℃冰箱内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p53抗体。了解术前1天和术后一周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情况并记录术后一周内患者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