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起,河南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县级扩权改革,力图通过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评估其政策效果对县级扩权改革的深化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河南省108个县市分成省直管县、财政省直管县、扩权县和市管县四种类型,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方法对1999-2014年县域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选取指标,探究不同类型扩权改革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效果,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改革县经济效率的评价结果。省直管县改革和扩权县改革均有利于县域经济达到最优状态,扩权县改革效果更优,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效果相对不明显。三类扩权改革都具有降低经济效率高水平县,提高经济效率低水平县的作用,能够缩小经济效率水平差异,促使经济效率均衡发展。(2)不同类型改革县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三类扩权改革政策均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效率,其中扩权县改革效果最好,省直管县改革次之,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效果较弱。经济效率的空间分布不断发生变化,数量从增多到减少,分布由集中到分散,说明扩权改革可以削弱市辖区的集聚效应,使一些不具备区位优势的县通过政策扶持得到经济效率的提高。(3)不同类型扩权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效果。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改革可以显著提高人均GDP,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扩大财政收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提高了人均GDP,但是对财支收支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扩权县改革对人均GDP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对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扩大财政收入水平,这是因为扩权县改革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因此,省直管县的改革效果最优,财政省直管县可以提高经济水平,扩权县可以提高经济效率,河南省县级扩权改革不同程度上达到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期望,可以继续稳步推进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