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界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消费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马克思曾提到:“没有消费便没有生产”,“消费决定生产”,马歇尔也曾论断:“社会各种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较多的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而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前农村消费市场面临比较严重的消费不足现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7.43%,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量的22.22%。农村消费市场的疲软直接影响了国内整体消费。扩大消费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民生,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2009年,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中国消费需求,农村市场具有最大潜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时期农村居民消费的高度重视。因此,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重大的选题价值。本研究目的通过对近三十三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变动,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先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中,找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态势的预测与合理模式的构建,提出开拓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试图从“农村居民消费”这一角度来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当前农村消费不足的实质,构建合理的农村消费模式,提出合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主要观点有:(1)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从收入分配、财政支出和谨慎性消费三方面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2)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发现农村消费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最终消费率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二是东、中、西三个阶梯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层级。三是衣食住行消费比重较大,食品消费支出位于首位。四是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消费增加。(3)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运用eviews7.2软件包,多元线性回归近三十三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得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1%,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71%,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1%,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2%,可见,中国扩大内需,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比城镇居民消费能更快的拉动经济发展。(4)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态势的预测与合理模式的构建。为制定中国农村长远经济发展战略,了解消费需求的结构趋势,用灰色关联预测模型GM(1,1)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十年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出未来五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各项人均消费支出的预测值及关联度,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预测值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依次是家庭设备及用品、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信、居住、其他和食品。中国农民居民合理消费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保证合理的消费水平、构建优化的消费结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培育理性的消费理念分析。(5)政策建议。一是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二是优化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三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四是用金融创新化解流动性约束,增加农村居民信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