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公共演讲口译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近年来,隐喻学的研究有了新发展,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范畴,扩展到了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等范畴,韩礼德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在词汇语法层次上进行隐喻研究,并不断完善这一理论系统。国内外学者也随之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如国外的Martin,Goatly,Thompson,国内的胡壮麟,朱永生,范文芳等。有的学者就语言学本身,针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阐释;也有学者将语法隐喻与其他学科,如文化,教育,文学,翻译等相结合进行研究,但是将口译与语法隐喻相结合的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口译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演讲是最为常见的口译语篇之一,作者发现在这些语篇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即语法隐喻。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作者收集了大量真实的公共演讲口译的语篇,逐篇分析,归类总结,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语法隐喻在公共演讲口译中确实是大量存在的。作者还发现能否合理运用语法隐喻影响到口译质量的高低。认识到语法隐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作者紧接着从信息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着手,展开讨论。就信息输入而言,作者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公共演讲口译中理解语法隐喻,分析了可能出现的理解失误,并且提出了几条建议来避免失误;就信息输出而言,作者重点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常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在公共演讲口译中适当运用语法隐喻,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口译效果。总之,作者的研究证明,语法隐喻是提高公共演讲口译质量的有力工具。掌握语法隐喻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译员连贯上下文,加强对口译语篇的理解;适当地在译文中运用语法隐喻又能提高口译表达的准确性、正规性、严密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公共演讲口译的质量。